维尔纽斯位于立陶宛东南部,距离白俄罗斯边境只有几十公里,是立陶宛的首都城市。
维尔纽斯被誉为欧洲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古城,拥有变化多样的建筑,此外还荟萃了多座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古建筑。尤其是各种宗教建筑物如教堂、修道院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维尔纽斯大教堂这是一座建于14世纪的教堂,据说在前苏联时期被改用作为艺术画廊,直到上世纪八十年才恢复。
进入黎明门(GatesofDawn)内就是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一的维尔纽斯古城。
黎明门-通向光明之门(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这里应当叫“南门”,也就是位于这座古城最南边的城门),走过黎明门,进入古城,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夺目而来。在绵延几百年过程中,黎明门是唯一保留至今的一座中世纪城门。
在立陶宛维尔纽斯人心目中,这是一座圣门。就在拍照这会儿,我注意到凡是经过黎明门的当地居民都会在胸前划十字。可见宗教的力量令人叹为观止。
据说门楼顶上的耶稣受刑像是纯金铸造的。
“巴洛克”是一种欧洲艺术风格,指自17世纪初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巴洛克风格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
黎明门旁边有三座不同风格的教堂毗邻而建,右边是圣女特蕾萨教堂(St.TheresasChurch),左边是圣三一教堂(ChurchoftheHolyTrinity),再往前一点的右边是圣灵东正教堂(OrthodoxChurchoftheHolySprit)。这三座教堂不开放游客参观,我只能拍些外景照片了。
下图:圣女特蕾萨教堂
下图:巴西利亚修道院大门,里面坐落着圣三一教堂(所谓基督教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教堂;也有说是纪念三位基督教殉教者,圣约翰、圣安东尼、圣厄斯塔斯)。
下图:圣灵东正教堂及修道院大门
通往市政厅广场贯穿老城市中心直到维尔纽斯大教堂的这条路上,说教堂林立一点也不为过,几步一座教堂,而且风格迥异。根据导游图介绍,市区有30座教堂,28座博物馆,以及其他艺术展览性建筑。
下图:圣卡西米尔教堂(St.CasimirsChurch)这座建于年的教堂是维尔纽斯的第一座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教堂。
教堂的对面就是市政厅广场。
维尔纽斯南北方向有两条最著名的商业街,从上图市政厅广场分叉,一条是通往大教堂广场方向的Pilies大街,一条是隔两个街区与之平行的维尔纽斯大街(Vilniaus)。
从市政厅广场前往维尔纽斯大学还要路过几座教堂;下图:圣尼古拉正教堂
下图:圣帕克拉斯娃正教堂
始建于年的维尔纽斯大学是东欧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圣约翰教堂也是大学的组成部分,下图的圣约翰教堂的钟楼至今仍是古城中最高的建筑物。
维尔纽斯大学范围较大占了两个街区,周边有多座教堂和博物馆,总统府和外国使馆也在附近。
从维尔纽斯大学前往维尔纽斯大教堂广场的途中,在Pilies大街右拐Sv.Kykolo路上,可以见到圣天使长米迦勒教堂,这里不是最精彩的,再往前行就可以看到维尔纽斯人最引以自豪的哥特式的教堂-圣安妮教堂(St.AnnesChurch)。
上图:圣天使长米迦勒教堂
下图:圣安妮教堂这座建于15世纪的哥特式红砖教堂实在太精美漂亮,以至于拿破仑率军占领维尔纽斯时看到它都赞不绝口,说要放在手掌心带回巴黎。但另一份资料却称这只是个传说,其实当年拿破仑把这里用作马厩。
据资料:圣安娜教堂建于15世纪,教堂千变万化的尖塔和装饰是其最大特色,属于立陶宛晚期砖造哥特式建筑代表,圣安娜(St.Anne)教堂,由圣安娜公主(MazowszeDuchesAnne)和她的儿子博莱斯瓦夫四世,年为贝纳迪(Bernardine)教派的教士而建,年及年教堂曾遭战乱之灾,仅剩现在所见的哥德式圣坛(Chancel)部分为最早的建筑。
最值得参观的是教堂内部一律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式设计及陈设,满布著年代的名家绘画、天花板下垂的水晶灯、反射在包著金箔的雕刻及圣像,照得整个教堂光辉灿烂。在圣安娜教堂旁竖有年完成的巴索玛丽圣母像(BlessedVirginMaryofPassau),这也是在波兰大动乱中未被波及的塑迹,塑像双手抱著圣婴,慈辉流露,令人感动。
但是我去的时候已经不对外开放了,所以只能引据资料,感到有些惋惜。
从这里看过去,夹在两座哥特式尖楼中间的红顶建筑并不属于圣安妮教堂,那是另一座教堂-圣方济各教会修道院。
从这个角度拍摄,两座教堂相邻而立。
我拍摄照片的这个小广场,在当地也有些名气,广场中间塑有立陶宛著名诗人-亚当密兹凯维奇(ADOMSMICKEVICIUS)的雕像,这是一位19世纪沙俄统治时期的爱国诗人。
圣方济各教会可以进去参观和拍照的
下图:距离亚当雕像广场不远处还有一座教堂-圣母东正教堂(OrthodoxChurchoftheHolyMotherofGod),这里是几任立陶宛大公的母亲安葬的地方。外国的孝子也不少啊!
维尔纽斯大教堂是立陶宛国家的象征,14世纪就建有木质结构的教堂,目前的教堂是90年代独立后重新翻修的,因为在前苏联时期教堂被改用做艺术画廊。
下图:维尔纽斯大教堂和大教堂钟楼
门楼上的三尊塑像分别是:圣海伦(St。Helene)、圣斯塔尼斯拉夫(St.Stanislav)、圣卡西米尔(St.Casimir)是年塑造的。
广场的大教堂钟楼是可以购票上去参观的,下列图片是登高拍摄的城市风光。
教堂的建筑都是至高无上的。
上图:大教堂广场上的立陶宛首位大公爵--格迪米纳斯大公铜像
上图:远处的圣安妮教堂和圣方济各教会修道院;下图:大教堂门楼上的圣像和远处的古堡
上图:现代化的商业街Gedimino大街;下图:历史印记的Pilies大街
下图:大教堂广场的北边是古城堡山,也就是最初的维尔纽斯古城。登上城堡塔楼可以更高处浏览城市风光。
下图:古堡周边以及Neris河北岸的维尔纽斯新城区
下图:位于维尔纽斯大教堂广场的大公爵博物馆也是立陶宛历史博物馆;研究历史的人可以进去看看,据说藏品很多啊。
维尔纽斯这个城市转了一圈下来,最漂亮的建筑都是不同风格的教堂,有的已经年久失修了。
下图:历史悠久的传教士修道院。
上图:从另外一面拍摄传教士修道院;下图:时髦女士服装的广告背衬着古老的教堂,修道士们是否会被世俗的烟火缭绕得无心向神,不得而知。
立陶宛国家大剧院(LitheanianNationalDramaTheratre)位于Gedimino大街距离大教堂广场米左右的地方,这条大道是维尔纽斯的主要商业街,附近还有邮政总局。
下图:国家大剧院
下图:立陶宛国家邮政局。
下图:市中心东西走向的Gedimino大街是维尔纽斯市最繁华的现代化的商业街区。
下图:立陶宛总统府位于维尔纽斯大学的西侧。前面说到在Pilies大街右拐先去看圣安妮教堂了,也可以左拐来看看总统府,距离都不过几百米左右。
上图:总统府大院内
下图:总统府旁边的政府大楼,门前竖有一座被视为立陶宛民族英雄L.V乔纳斯准将(BrigadierGeneralJonasL.V)的铜像,作为二战后-年间,立陶宛抵抗苏联占领地下组织的领导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uai.com/gjqh/6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