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中国企业“凭什么”完全并购境外高新技术企业——基于94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原文信息:张明,陈伟宏,蓝海林.中国企业“凭什么”完全并购境外高新技术企业——基于94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J].中国工业经济(04):-.
评述人:陈长文,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全球经济治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到跨国并购的行列,不仅交易数量和金额激增,企业并购的质量和结构也不断得到改善:从并购自然资源转向战略资产,由价值链低端迈向价值链高端。
更进一步,文章作者观察到,在并购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时,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实践中倾向于选择激进式的完全并购,即并购目标企业的绝大多数甚至是全部股权,而非传统理论所倡导的渐进式的部分并购(JohansonandVahlne,)。
针对该现象,作者提出并试图回答:具有外来者、后发者和来源国等多重劣势的中国企业(Deng,),究竟是“凭什么”能够完全并购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而不惧“食不下咽”和/或“消化不良”的风险?
然而,现有文献对并购前阶段的相关问题多聚焦于区位选择或并购动机,而鲜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uai.com/gjxz/5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