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块纯净土地
这里有着被冰雪覆盖所呈现的美景
孕育着生命和大自然的壮丽
是最后一个被人类发现也是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
年,人类首次发现南极大陆,而探索从未停止
年,恰好是发现南极大陆的周年!
腾邦国际携手心友汇带你探索南极,度过不一样的春节!
“未知的南方大陆”
年,麦哲伦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麦哲伦的船队航行到南美洲大陆最南端时,发现了一个岛屿。那就是今天南美洲最南端的土地:火地岛。当时的人们以为,火地岛就是“未知的南方大陆”的边缘。
阿根廷-火地岛
德雷克海峡是以16世纪英国私掠船船长弗朗西斯·德雷克的名字命名,据说是年9月,在驶向麦哲伦海峡时,大风把德雷克的船从大西洋吹到了太平洋里。这个意外事件证明了火地岛并不是什么南方大陆的边缘——往南,是一片汪洋。
其实在年西班牙藉航海家荷赛西已发现德雷克海峡航道,并亲自驶船经过这个海峡,就把海峡取名为,更加接近“未知的南方大陆”。
徳雷克海峡
真正以寻找“未知的南方大陆”为目的的航海家是詹姆斯·库克。-年,库克曾数次进入南极圈,但却没有发现陆地。
库克船长,英国皇家海军军官、航海家、探险家和制图师
创下首次有欧洲船只环绕新西兰航行的纪录
发现南极大陆
南纬60°以南发现的第一块土地(利文斯顿岛)是年2月19日由英国人威廉·史密斯发现的。年,人类首次发现南极大陆,然而对于南极洲的发现者,至今难以确定。
-年,英国人勃兰斯菲尔德乘船驶进一个大海峡(年1月30日,布兰斯费尔德看到了南极的陆地(今南极半岛),为了纪念他,那块南面的陆地和南设得兰群岛之间的水域,一直被叫作“布兰斯费尔德海峡”。
布兰斯费尔德海峡
年,俄罗斯帝国海军上将法比安·戈特利布·冯·别林斯高晋率船队环绕南极航行,在年1月28日到达了距离玛塔公主海岸32km的地方,并记录下了69°21′28″S2°14′50″W的一处冰架(即芬布尔冰架)。
冰架
-年,美国人帕默尔发现了南极大陆的许多庞大的多山岛屿,即帕默尔岛。
帕默尔岛
此后,科学家进一步深入探索南极。至今已有28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50余个常年科考站,另有多个夏季科考站。
探索从未止步
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罗阿尔德·阿蒙森
年斯科特和阿蒙森分别率领的英国、挪威两国的探险队向南极出发,对于谁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而进行了激烈的竞争。
阿蒙森害怕输给斯科特,于年9月8日就出发奔赴南极点。他们出发过早,当时气温尚低至摄氏零下56度,挪威人被严寒击败,被迫返回。10月15日他们再次出发,他们以每天30多公里的速度行进,翻越了罗斯冰障后到达了第一个食品补给点。—路上,他以挪威赞助者和他的探险同胞的名字命名了很多地貌显著的地区。
阿蒙森和他的四个伙伴冷静而准确地向南极点推进。当他们到达沙克尔顿的“向南最远的点”时,他们用雪杖竖起挪威国旗,插在开路雪橇上,以此表明,他们正代表他们的年轻国家从这里拓出一条通往南极点的新路。
当他们于年12月15日最终接近南极点时,他的一个同伴记录道,“实现了我们期望的目标……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是第一批登陆极点的人,在这取飘扬的不是英国国旗而是我们挪威的三色旗”。
登陆南极中国第一人——张青松
张青松(左三)董兆乾(左一)随澳大利亚南极局官员出发前往南极大陆前合影。
张青松,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是最早登陆南极大陆考察的两位中国科学家之一,也是在南极大陆越冬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
年1月至3月,中国两名科学家被派往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度夏考察,他们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实习员董兆乾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青松。他们途中访问了美国的麦克默多站、新西兰的斯科特站和法国的迪蒙.迪维尔站。在凯西站,他们进行了综合考察,采集了南极样品,拍摄了大量照片。—年,张青松再赴南极大陆,前往澳大利亚的戴维斯站越冬考察,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南极越冬的科学家。年-年,张青松参加了中国南极长城站的选址和建设,担任科考队副队长和长城站副站长。
9年1月20日,中国采访了张青松研究员,他以亲身经历忆述了29年前中国第一次派科学家登陆南极大陆考察的历史背景及鲜为人知的故事。
中国:年12月,中国政府派你和董兆乾作为最早登陆南极大陆考察的两位中国科学家,还记得接到任务时的情景吗?
张青松:当然记得。那是年12月19日,我正在青岛进行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总结,突然收到地理所发来的加急电报:“火速归京,有出国任务”。我当时就愣住了,离开北京才10天,之前一点信息未得到,让我去哪里呢?
21日,当我赶到北京,业务处左大康处长告诉我说,应澳大利亚政府邀请,中国政府决定派我和国家海洋局的一位同志去南极凯西站访问考察,1月6日出发,时间约两个月。时间非常紧。怎么去?去干什么?不清楚。具体准备工作让我同院外事局和海洋局联系。
中国:从行程紧张程度上看,这一考察任务是应急的安排?当时为什么选派你们两位?
张青松:我当时不清楚,现在也不十分明白,怎么会让我做中国南极考察第一人。后来只是听说,11月底或12月初,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向中国科学院秘书长钱三强教授转达,澳政府希望邀请二名中国科学工作者到澳大利亚南极站考察访问,后来商定科学院和海洋局各派一人。
当时从选人上来讲,中科院兰州冰川所的谢自楚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是在苏联莫斯科大学地理系学习极地专业的。当时谢自楚在珠峰地区考察,不能按时赶到北京出发。这个也是我后来才知道的。谢自楚教授常和我开玩笑说,我抢了他的差事,呵呵,我说我没有抢,我也是临时接到上面的任务。
在我们之前,中国的科学家对南极洲的了解非常少,资料也不多,我们心虚得很。在考察的过程中,我和老董没日没夜地学习,翻阅南极资料,每天睡觉的时间很少,真是如饥似渴啊。我记得,当我们达到新西兰基督城的第二天,当地媒体的记者来采访我们,为什么中国要来南极考察,中国南极考察的现状怎么样,中国对南极洲有什么打算?记者总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对这些提问,我们只能按照外事局给我们规定的口径给予笼统的回答,限于英语水平和极地知识,我们也不可能多说。
顺访美国麦克默多站、新西兰斯科特站和法国迪尔维尔站时,有些人感到很奇怪,不明白我们这两个中国人来南极大陆究竟要做什么。通过交流,尤其是通过我们的行动,使他们明白:我们中国人是为了科学的目的开始南极研究的,中国对南极洲没有领土要求。
在考察期间还有一点感受非常深切,南极考察需要建设我们中国自己的科学考察站,才能有计划地进行研究工作,这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做支撑。中国作为政治大国,要想在南极地区取得话语权、决策权,必须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绩来
年春节
腾邦国际携手心友汇带领两百位企业家逐梦南极
向人类百年南极探索精神致敬
畅谈极地探险家的传奇故事和领导力成功之道
传递企业家精神,收获光荣与梦想!
年南极人生之旅
16天南极半岛+阿根廷
船期1:.12.2—.12.17
船期2:.1.22—.2.6
21天南极半岛+阿根廷+巴西
船期1:.11.27—.12.17
船期2:.1.17—.2.6
南极,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一生必游50个目的地之一”
探访中国南极第一个科考站-长城站
见证最美南极,丰富的冰海景观、企鹅宝宝、限定极昼
登陆南极半岛,与企鹅、海豹亲密接触,保证游玩质量
乘坐冲锋艇穿梭于万年冰川之间
与同行极友在旅途中深度交流,边玩边学
专家学者、精英企业家同行
提供更多中文服务和中餐服务,沟通零障碍
游历巴西及阿根廷,一睹桑巴热情及探戈舞魅力
部分信息资料来源:《社科院专刊》年12月29日总第期《南极探险史——挑战与悲情并存》
图片来源网络
即日起至8月31日报名
每人立减一万元!!!
数量有限,额满即止
线路详情请详询您的专属会员经理
鞠先生:
余女士:
赵女士:
位先生:
或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uai.com/gjxz/9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