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星期二
女儿说要带我们乘坐世界上最好的游船,今天终于成行了。
下午1:00,我们赶到位于哈德逊河边的登船口,就在航空母舰边上。排队…再排队…,美国人的办事效率真低下,要是在中国恐怕早被骂。3:30终于上船了,船名NorwegianGem,果然船体宏大啊,我们的房间号,在11楼,船尾,类似标准套房,布局合理紧凑,有独立卫生间,居然还有浴缸,一张大床,一张沙发,沙发一看就是可折叠的,服务员教会我们打开便成一张床。还有露台很棒,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看着轮船驶过哈德逊河,纽约特有的背景渐远,自由女神像也向我们道别了,遥想当年无数来纽约追梦的人也许都是跟我一样感慨万端吧。
上船后的演习郑重其事,其实就是告知游客救生衣怎么用,我觉得很必要,不知怎么的,我总想到泰坦尼克号。
晚餐,女儿找了一家亚洲菜馆吃饭。我有点累,8点多就睡觉。
3月23日,星期三
一夜醒来,有点头昏目眩?不好,晕船了。上午,女儿带我去找医生,医生在四楼,给了一小包药,回到房间吃了一片,恶心,吐了,还是不舒服。月萍在船上侦查,带回很多吃的,但我没有一点食欲,晕船的滋味真不好受啊。下午又补吃一片药,终于好受点。
晚餐,我们找到了自助餐厅,就在我们房间楼上的位置,食品很丰富。原来如此,我们的船票中已经包含了自助餐。幸好我们这么早就发现,不像以前学习过的英语故事里那个可怜的英国人,在白白饿了好多天后才发现船票已含食物这一秘密。
晚餐后,看演出,剧场很大,一点不比陆地上的剧场差,演员卖力地表演,观众友好地鼓掌,可惜我听不懂,像是局外人。
3月24日,星期四
一早起来,风浪小点,船不那么摇摆了。到十三楼走走,有跑步道、篮球场,还有攀岩运动,几个中国老人在散步。看样子中国人喜欢早起。
上午,陪女儿、妻子打牌。外国人们喜欢晒太阳,露台上走一圈,一排排的人,我们在人肉中穿梭往来。
为了自助午餐多吃点,吃午饭前,我们决定将整个轮船巡视一遍,也借机全揽下。游轮平面上分前舱、中舱、后舱,分别有四部电梯。上下共有十四层,一二三层估计是机器设备层,其他层面有客房,还有赌场、品牌店、图书馆、画廊、剧场、饭馆。不知道NorwegianGem排水量多少?能乘坐多少人?本来想让女儿查查,罢了,女儿嫌我们事多呢!就让好奇心保留着吧。自助游就这不好,没有导游介绍,语言又不通,连有免费餐都不清楚,只能误打乱撞了。
晚餐,女儿说选择一家饭店吃饭,这船上有多家品牌饭店,我们选择了意大利餐馆,龙虾、意大利红酒,美味佳肴,顿时觉得这就是生活。
又一重大发现----除自助餐全部免费外,我们的船票中还含5次品牌餐馆的免费大餐。看样子要不停地探索与发现了。
3月25日,星期五
今天是在游轮上的第三天了。早上五点多,睡不着,独自一人在甲板上走了一圈,然后随便找个靠窗位置坐下,看着黑色的大海,看着我们这个庞然大物乘风破浪前进,呼吸着清新淡雅水洗般的空气,真是惬意。一想到北京、上海的肮脏不堪的空气,不禁多呼吸几口。再想到平时开着宝马、奔驰车戴着口罩的情形,觉得很滑稽可笑。人类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不禁浮想联翩。还是不胡思乱想吧,抓紧享受船上无所事事的慢生活,吃喝、晒太阳、发呆,这也是一种生活状态。
上午无事可做,三人打牌。对于习惯国内快节奏生活的人来说,三天多时间的航行确实有点长。要是中途到古巴靠岸,游览一下哈瓦那就太棒了。
下午无事到11层控制中心参观,发现有很多介绍资料,凭自己的一点英文基础,大致了解一下本游轮的情况:NorwegianGem,年10月1日建成,花费5.1亿美元。排水量9万多吨,相当于一艘大型航空母舰了。长度英尺、宽度28英尺、高度英尺。速度25节。可载客人,船员人(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游船上到处是懒散的晒太阳的大腹便便的人,这一次我最真的感到美国人的肥胖问题是多么严重,船上随处可见杵着拐杖走路的胖子,开着四轮车的胖子,基本上都是废人了吧!胖子一般来说都是懒人,美国胖子多恐怕是与美国人懒、吃光用光、无度享乐有关。反观中国,这种超级胖子是极少见的。中国人过的是勤劳的、有节制的生活,所以就凭这一点,我们只要体制机制上搞好了,全世界包括美国真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3月26日,星期六
今日终于看到陆地了,就像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有点惊喜。登陆SanJuan,翻译成中文就是圣胡安,为波多黎各首府。旅游车转了一圈,司机兼导游大约介绍岛上的建筑,只有城堡年历史沧桑岁月,值得一看,细细游览了一下。中午在当地一家最好的饭馆吃饭。
顺便了解一下波多黎各。波多黎各是加勒比海上的一个小岛,是美国的自治邦,面积约9千平方公里,人口万,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和英语。按照美国法律,波多黎各出生的人自动拥有美国公民身份,但不同的是,波多黎各人没有选举权,可以说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美国人。
波多黎各原是印第安人居住地,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大陆时抵达发现了这个地方。年,它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失败,将波多黎各割给了美国,由美国总统指派总督管理。
年,美国给了波多黎各居民美国公民的地位。但是波多黎各人一直在为摆脱殖民地位而斗争,面对反抗,美国政府逐渐调整了对波政策。年,美国政府允许波多黎各居民自己选总督。年,波多黎各颁布了自己的宪法,在宪法中确立了美国自治领地的地位。美国也承认波多黎各实行“自决和独立权”。
然而奇怪的是,此后波多黎各多次举行公投,要求加入美国,但是美国议会一直不同意接受。要是换俄罗斯,真是巴望不得了。这说明各个国家对领土的占有欲真是不一样的。
晚饭时,我们三人边吃边辩论,从是否控制枪支,是否支持死刑,到是否支持同性婚姻,再到宗教信仰,我们都发表自己的意见,谁也无法说服谁,最后我们决定各自保留意见,还是去剧场看美国脱口秀去吧。
3月27日,星期日
今日船停泊在SaintThomas,上岸去女儿预订的景点,类似于小型水族馆,然后在沙滩躺了一会儿。中午回船上吃饭休息,下午在附近走走。景点实在没什么好看的,到这里来恐怕主要是休闲,在沙滩上一躺半天。
圣托马斯为加勒比海东部美属维尔京群岛的主要岛屿。位波多黎各以东64公里处,面积为83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公尺。温度变化在21~32℃(70~90℉)之间,平均温度为26℃(78℉),属半干燥气候。年美国以2,万美元购得圣托马斯岛,圣托马斯岛与其他多个岛屿共同组成了美属维尔京群岛。
晚餐,女儿订坐了饭店,但因为我们超过五分钟迟到被取消了,我提议到船上那家最大的饭店去试试,于是我们到grantphific,果然有坐,而且点菜免费,点酒水才计费,幸好我们还剰好几天就发现这个秘密。而且一瓶红酒喝剩下可以存放在这里,而且船上任何一家饭店都可取用,这种服务太棒了。
游轮就像一个城市综合体,里面吃喝玩乐俱有,我突然明白船上为什么胖子多了,因为胖子显然不喜欢也不方便游览景点,他们可以懒在船上,随时可以去吃去玩。据说美国没有人敢公开歧视胖子,大嘴特朗普正在竞选美国总统,不知他敢不敢说:我们紧要任务不是消灭贫穷,而是消灭肥胖。
3月28日,星期一
今天船靠ST.Maarten,该岛面积93平方公里,据说是世界上最小的两个国家分治的地方,法国一边59平方公里,荷兰一边34平方公里。
我们上午乘坐游览车转了一圈,黑人司机兼导游一路解说,可惜听不懂,只是觉得司他嗓音特别好听,游客不时发出笑声,小朋友也懒得翻译给我们听,我们俩只能随便听听看看啦。下车后,我们打的到greatbay沙滩游泳,实际上就是到海里湿湿身体,每当此时,我都想到不会游泳真是人生撼事,每次到海滩变成看别人玩。下午她俩去海滩骑马,我一个人房间轻松一下。
3月29日,星期二
今日登陆Tortola,英属维京岛,没有什么游览项目,女儿参加了海豚表演项目,然后就返船上。下午1点,游轮将返航纽约。一想到后面两天多又在船上,又有点着急。
晚上又有些晕船,吃过晚饭,她们俩去看演出,我一个睡觉了。
3月30日,星期三
船继续在大洋上航行。十点多才起床,十一点吃breaklunch,于是我们决定今天三餐都推迟,体验一下西方式生活。下午我们一起在电脑上看了一部电影:甘地,我们认真地看完,都觉得片子很好,电影中不仅表现出甘地的坚韧不拔,而作为统治者的英国也表现出理性和宽容,这从传教士的帮助、记者的公平报道、法官的良心判决、议员对下令开枪的将军的质询都可以看出来,在世界政治文明中,恐怕也只有英国政治相对开明,当今世界,英语国家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恐怕也与此相关吧。
五点多去吃预订好的中餐,然后去顶层打牌,九点去看演出,今天是歌舞节目,其中一段还是中国原素,花木兰、鼓乐、狮子,在他乡异国,在大西洋游轮上,在一群外国人中,甚感亲切,不禁起劲鼓掌喝彩。10点再去吃女儿预订的晚餐,日本铁板烧,味道不怎么样,吃完十二点了,我们疲惫不堪,但路过几个酒吧,仍然人头攒动,看样子西方生活确实不适应我们,我们决定明天正常作息、正常生活吃饭了。
3月31日,星期四
今天还有一天的航行,明天上午就到达纽约了。早晨到舺板上,大家相互打招呼:havethefinalday。女儿说这次的旅游风格与众不同,体验一下吧,但今后不会再有下次了。我觉得是这样的,游轮节奏太慢太冗长,看够了大海大洋,关键是太空闲了,不知道干什么,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与家人一起说话交流多了,亲情更多了。
午餐,月萍说买点水带回房间,我买了三瓶,不买不知道,每瓶5.5美元,三瓶加税近20美元,前几天我们让服务员送还要加10美元,mygod真是太贵,国内大概5元钱一瓶吧。就从购买力上看,人民币确对不会贬值的。
下午三人打牌,七点多到预订的法国餐厅就餐,很有档次感,在上海这样的西式餐厅也有,但我是没有去过的。其实我们应该属于收入还可以的人群吧,但生活档次一直不高,我们就是这样子的土人!
4月1日,星期五
上午八点,游轮靠岸,旅程结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uai.com/rkzz/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