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法院队伍教育整顿,聚焦法院先进人物,学习弘扬英模精神,中院官微推出《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系列专刊,宣传泉州法院英模先进事迹,以榜样力量涵养人心,凝聚共识,引领广大法院干警树立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风尚。
本期将推出
泉州中院研究室主任
家事审判团队负责人
黄小丹
先进事迹
黄小丹,先后在泉州中院研究室、办公室、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家事审判团队等部门工作,现为泉州中院研究室主任、家事审判团队负责人。
获得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一等奖
六次获得全省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一、二等奖
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获评全省法院高层次审判专门人才,因拥有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和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商务英语笔译和口译证书入选全国法院具有外语特长的高层次审判人才库,并获评全省优秀法官。
入选全国法院具有外语特长的高层次审判人才库。获评全省优秀法官
当选福建省十三届人大代表
年少时的黄小丹,便对法律有坚定执着的信仰。高中毕业时,她怀着对法学的满腔热爱,毅然决然地报考西南政法大学,又因品学兼优被保送本校研究生院继续深造;研究生毕业后,她又秉着对法官这个神圣职业的无限崇敬,义无反顾地报考了法院。十七年来,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参加工作后,视集体荣誉重于个人的她,带领诉讼服务中心,先后获评全省十佳优秀基层政法单位、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标兵、福建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
爱岗敬业,勤恳甘当老黄牛
在同事眼里,黄小丹是位履历丰富却又谦虚低调的“女强人”。
在年的公开竞争上岗中,黄小丹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就任泉州中院立案庭副庭长。针对当时立案中存在的立案标准不统一、立案流程不规范等问题,经过调研论证,她着手组织修订了立案流程、诉讼服务指南等30多份资料,初步实现了立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从后勤部门到审判庭室,对黄小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角色转换。她秉持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理念,在单位虚心向资深法官学习、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静下心来向书本学习,准确适用法律的能力、自如驾驭庭审的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等方面在短期内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很快适应了新岗位的工作需求。
作为案件承办人,在开庭前,她都会多花时间认真阅卷,具体了解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整理争议焦点,尽力吃透案情,力争使庭审过程更加紧凑,效率更高。庭后,她会精雕细琢,把自己良好的文字功底运用到裁判文书的撰写中,使文书的说理性、释法性进一步增强。她始终把定分止争作为办案的最高境界与终极目标,力求案结事了。她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善于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巧妙地化解矛盾纠纷。
在合议案件时,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案件,她敢于发表有理有据的不同看法。案件下判后,当事人均服判并自觉履行了义务。年,黄小丹获评全省法院高层次审判专门人才。短短两年时间,她不仅适应了全新的领域,更成为一名真正的审判业务专家。
“没有骄人的审判业绩,也没有办过特别复杂、特别疑难的大要案,但有‘老黄牛’的精神。”这是黄小丹对自己的评价。
敢于担当,全力打造跨域诉讼服务平台
年初,泉州中院党组部署推出跨域诉讼服务平台,年1月,黄小丹来到中院诉讼服务中心主持工作。因跨域诉讼服务平台当时尚属全国首创,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作为拓荒者的她,放弃了数不清的周末,主动加班加点,为平台的生根发芽做了大量工作:
她组织起草4万多字的平台规范手册,使全市法院诉讼服务工作实现了“五个统一”,即立案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文书格式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立案流程统一。
她组织立案信访、立案登记、统一送达等专项培训,作为主讲人,讲授诉讼服务实务内容,进一步提高队伍业务素质。
她重视宣传氛围,组织两级法院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扩大司法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改革创新带来的司法红利。
她不辞辛劳,把全市法院42个人民法庭、54个诉讼服务网点依次走遍,及时发现问题,督促窗口整改,让每一个前来办事的群众,都能够在泉州地区的每一个法院、每一个法庭,获得同质的诉讼服务,得到最佳的办事体验......
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连续三次对泉州首创的跨域平台做出重要批示肯定,并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要求在全国范围推广。《人民日报》头版报眼、新华社内参等相继给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uai.com/dxdm/8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