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维尔京群岛 >> 地形地貌 >> 正文 >> 正文

发挥产权交易资本市场服务功能服务境外国

来源:维尔京群岛 时间:2021/7/6
白癜风土方治疗办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626/4197040.html

#

——在中央企业海外资产管理交流研讨会上的演讲

中国产权协会党委书记、秘书长夏忠仁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十分高兴应邀出席中央企业海外资产管理交流研讨会。我谨代表中国产权协会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诚挚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建设、产权交易行业发展和协会工作的中央企业代表表示衷心感谢!特别要感谢中华(澳门)金融资产交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赛瑞思国际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的同仁对于议题的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了这次会议。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2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国新办举办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指出,近年来,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央企业在海外的资产有大约8万亿元人民币,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机构和项目超过个,海外员工达到万。近三年来中央企业在境外的投资每年都超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的80%以上,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今后国务院国资委还将着眼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努力推动中央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实、更好。今天我们以中央企业海外资产管理为专题,研讨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央企业境外资产管理,意义重大。

一、境外资产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的短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军事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随着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提高,而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和监管手段仍不完整、不够健全,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屡有发生。

从企业外部来看,一是境外投资环境本身较为复杂和不可控,面临的风险很多,包括政治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财务运营风险、境外法律风险,会给国企境外资产带来安全隐患和投资损失。二是对境外法律和交易习惯不熟悉。各国法律法规差异较大,不同国家分属于不同法系,充分且完整地理解境外法律存在较大难度。同时,各国既定交易习惯、交易规则亦对交易成功产生较大影响。三是信息不对称引发关联交易滋生腐败。中国石油原副总裁、兼任海外勘探开发分公司总经理的薄启亮,长期负责中石油海外业务板块,控制材料采购、后勤管理,还介入多起中石油的海外收购,通过利益输送、寻租侵占、虚假估值获取巨额财富,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四是私人代持、小金库、离岸公司已成通行规则。改革开放初期,为便于境外投资顺利开展,允许一些国有企业由高管人员代持国有股份。虽然近年来国资委、财政部明确了监管要求,但个人代持股份的有关管理关系依然没有理顺,存在国有资产流失或产权争议的风险。同时,有些海外项目投资或者盈利不入账,形成小金库流入个人腰包,导致资金流失。此外,目前注册于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百慕大等地的有央企背景的海外空壳公司,它们在开展并购、重组等国际资本运作时确实有一定便利之处,但却脱离我国境内审计监管。五是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在个别海外收购项目中,多家中央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为争取项目进行价格竞争,大大抬升了市场成本,变相导致了国有资产贬值。六是境外投资项目拓展与退出难。据调查,目前企业境外投资项目拓展和退出机制差强人意,缺乏全球化高质量“朋友圈”,缺乏全球化布局广、专业技术水平高、公信力强、信誉度好的合作伙伴来为企业提供全面持续性的资源支持。合作以“一锤子买卖”的雇佣关系为主,合作伙伴的价值难以充分发挥,境外项目拓展仍然依靠单打独斗。同时,投资决策未充分考虑退出方案,投资项目“退出难”现象频发,事前退出方案与事中跟踪机制不足甚至缺失。七是境外企业面临融资困境。其一,海外项目开拓缺乏融资理念,承包工程项目完全等待业主资金到位,缺乏对项目掌控的主动性,没有利用好我国资金优势。其二,对金融支持政策了解不足。对于部分需要融资的项目常常缺乏有效应对,对于能否实现融资缺乏客观评价,前期投入的时间和费用缺乏规划,进而造成损失。其三,缺乏有执行力的融资团队。海外项目融资工作对融资团队的执行能力要求较高,不但要精通企业业务,更要熟悉各类金融资源和政策,还要有一定的跨国机构协调能力,这类人才往往是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其四,融资渠道单一,经验不足。在大多数企业看来,融资的途径通常是通过银行来解决的,对于境外金融机构资源、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的掌握和利用非常有限。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一是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不足。很多中央企业董事会改革试点存在“董事会虚化”,董事会对经理层的实际制约权不足。很多央企的经理层对国资委派驻集团的外部董事不予重视。境内的母公司如此,远在海外的子公司董事会更是被放置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央企设立海外子公司的初期大多是把重心放在业务的扩展方面,对海外子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审计部门等公司治理模式的建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以董事会为主的公司治理结构没有有效建立,导致对海外子公司的管控质量很难达到预期。二是境外子公司经营战略目标或不明确。境外子公司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经营战略目标不明确,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水平都比较有限,业务范围往往不够清晰,选择经营业务方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增加境外子公司经营风险。三是境外子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存在不足。我国关于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的方式、范围和评价等在法律上均处于空白,而且现行境外投资的相关管理规定大都是重前期轻后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uai.com/dxdm/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