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维尔京群岛 >> 自然资源 >> 正文 >> 正文

皮肤潮红的病因和治疗非恶性肿瘤相关

来源:维尔京群岛 时间:2020/2/21

AzeenSadeghian,MD,HaileyRouhana,MD,BrittanyOswald-Stumpf,MD,andErinBoh,MD,PhDNewOrleans,Louisiana

主题负责人:郝飞;审校:袁超;翻译:张伟刚

学习目标

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够描述本课程所建议的针对皮肤潮红的非常见严重病因的诊断检查方法,并掌握针对不同潮红病因的最佳治疗手段。

公开声明

编辑

参与本项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编辑以及本杂志所属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所有内容确认人员和同行评议人员均无商业利益相关的财务关系。

作者

参与本项杂志所属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作者无商业利益相关的财务关系。

策划人

本项杂志所属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策划人无商业利益相关的财务关系。参与本项杂志所属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编辑专员和教育专员无商业利益相关的财务关系。

摘要

皮肤潮红现象可能是一种生理性或病理性反应。尽管引起潮红的疾病通常为良性疾病,但临床医师应当对与皮肤潮红相关的潜在的可威胁生命的疾病保持警惕。当存在不典型潮红或是并无明确的相关良性潜在病变时,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彻底检查。诊断通常基于相关病史、系统回顾、体格检查、多项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上述内容均在本项继续医学教育系列的2篇文章中有所讨论。本文回顾了与发热、高热、情绪、更年期、药物、酒精、食品、超敏反应、玫瑰痤疮、甲状腺功能亢进、倾倒综合症、上腔静脉(SVC)综合征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皮肤潮红。

关键词:泛红;更年期;倾倒综合症;情绪型潮红;发热;皮肤潮红;热潮红;超敏反应;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玫瑰痤疮;SVC综合征。

历史

潮红反应这一概念的提出需追溯至年,T.H.Bergess于当年发表了一篇关于皮肤泛红的报道。他在文中提出,皮肤泛红是一种人类独有的特征,由造物主设计出“以便灵魂可能有一种极佳的方式,可在面部表现道德感受的多种内在情绪”1-3。CharlesDarwin于年在《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一书中对泛红做出进一步探讨1,2,4。E.J.Tilt随后于年创造了“潮红”这一术语。在年,HernyCampbell进行了一些描述性工作1,5。然而直到年,研究者们才开始对皮肤潮红的复杂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研究1,这一延误可能是由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皮肤潮红反应从根本上源于情绪和一段时间的化妆。皮肤潮红和多种疾病发病过程中的特异性化学介质之间的联系使得潮红这一命题重新激发了研究者们的兴趣2。

定义/分布/解剖

皮肤潮红是指可见的皮肤发红,伴有温热感2,6-8。潮红(flushing)的同义词包括潮热(hotflashes)、热潮红(hotflushes)、热红润(hotblooms)1和泛红(blushing)2。皮肤潮红的常见部位包括面部、耳部、颈部和上胸部(图1)1,2,6-9,这些部位之所以更易发生潮红是因为皮肤血管结构的表浅特性,且这些部位血管扩容度更高。此外,角质层的变更、真皮乳头层薄、更为平整的表皮突、血管径更宽以及更靠近皮肤表面的乳头下血管丛亦是这些部位更易发生潮红的原因8。

潮红相关的血管扩张是由神经或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所致。潮红的短暂特性与潮红部位的血管反应的变异度有关。在面部,共有4种神经介导的血管反应:(1)交感性血管收缩神经纤维对耳部、唇部和鼻部的血管具有主要的调节收缩作用,而在面部其他区域则鲜有此类神经的调控作用;(2)遇热、应激和情绪引起的面部交感性血管扩张;(3)在组织受到刺激时,副交感性血管扩张伴面神经和舌咽神经反射增加外泌汗腺、眼部、鼻部和口部的血流;(4)轴突反射使血管活性肽从感觉神经纤维释放,促进局部炎症反应10。

生理性潮红

关键点

生理性潮红被归类为良性皮肤潮红

最常见形式有:热调控型、情绪型和外界因素介导型

外界物质及局部应用、摄入或系统服用的药物是常见的诱发皮肤潮红的原因,且在许多情况下,外来介质可加重皮肤潮红患者的病情

热调控型潮红

热调控型潮红由发热和高热引起6。在发热期间,身体热量通过皮肤血管扩张和排汗机制散热。一些患者对此种病理生理机制格外敏感。

高热可由运动或外源热诱发,如处于温热的环境或摄入过热的物质6。摄入热的食物和饮料能够提高口咽腔温度,并通过对流交换模式引起潮红。口腔内增加的热量可传导至口腔周围组织,包括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通过这些脉管系统介导的血流温度升高会进一步传递至颈内动脉和脑底。人体的体温调节器——下丘脑前部会对动脉血供温度的轻微变化发生反应,激发自主反应介导的散热,例如潮红和排汗11。热调控型潮红亦可因核心体温的生理循环规律出现于更年期1,6,7。

热调控型潮红可由重置体温调节器得到控制,这可通过在面部和颈部进行冷敷、饮冰水、或是在口腔最内部含冰块来实现。任何能够使口咽腔温度降低大于30分钟的方法均可诱导对流介导的中央冷却,从而提高下丘脑对高热的耐受度6。

情绪型潮红

情绪型潮红是与情绪悲伤或尴尬有关的短暂现象,女性受此影响大于男性12。情绪型潮红通常对药物治疗抵抗6,12。曾有研究者尝试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但尚缺乏疗效相关的数据支持6。目前,针对情绪型潮红的治疗选择包括以生物反馈疗法形式进行心理调适、矛盾疗法、催眠疗法1,6。接受生物反馈疗法的患者能够提高对自发性潮红发作的控制,但对摄入物质诱导的潮红无影响13。

双侧内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Bilateralendoscopictransthoracicsympathectomy,BETS)可用于治疗难治性及极为痛苦的潮红患者,但其并非一线或二线治疗选择。患者对此种疗法的满意度各不相同,且患者出现诸如代偿性多汗或味觉介导的出汗等术后副反应并非少见。此种疗法的其他风险还包括霍纳综合征和术后气胸14-18。

更年期潮红

更年期(英文名称为climacterium,或menopause)是指一种常见于50-70岁女性的状态。更年期女性常会发生热潮红,表现为频发的短暂潮红、出汗和过热感,通常伴有心悸和焦虑6,潮红部位包括胸部、头部和颈部1,19。潮红期通常持续几分钟,每天可能发作多达20次。酒精、热饮料、热环境和应激能够触发潮红6,9。热潮红可能引起夜间觉醒,可导致睡眠中断、疲劳和易怒1,7。通常潮红现象会在数月至数年后消退1,19。

原发性更年期热潮红是典型的年龄相关卵巢失能的结果6。其他发病原因包括手术(例如卵巢切除术)7,9和青春期后相关药物治疗史。一系列的药物能够诱发药物性更年期反应,包括抗雌激素药物(例如他莫西芬、枸橼酸克罗米芬和4-羟雄甾烯二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例如亮丙瑞林和曲普瑞林)以及达那唑6。此外,中断激素替代治疗亦能够诱发症状2,7,19。在特殊情况下,30多岁的女性能够发生周期性潮红现象,与她们的月经相关。此种潮红发生于月经来潮前一周6。

一线治疗包括行为和生活方式调整,例如避免激发因素,保持凉爽的体温19,20。如这些方法失败或者症状使患者极为痛苦,可启动药物治疗。

帕罗西汀是一种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作为非激素疗法于年被FDA批准用于血管血管舒缩相关症状的治疗,批准剂量为7.5毫克/晚。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治疗对血管舒缩相关症状的疗效明显快于抑郁症状21。已有研究对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依他普仑22和文拉法辛20,23-25等药物治疗更年期血管舒缩相关症状的效果进行观察,发现上述疗法可显著改善热潮红,提示其可作为激素替代疗法外的良好选择30。此外,加巴喷丁亦已被证实可作为一种非激素疗法有效改善潮红20,24-26。

由于既往研究提示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引发潮红的原因,因此激素替代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激素替代疗法常对伴有严重更年期症状的患者的短期潮红有益6,7,20,24。目前,对于激素替代治疗仍有一些相关争议和风险,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就此与患者的妇科医生和内分泌科医生进行讨论19,24。

巴多昔芬是第三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具有组织选择活性。巴多昔芬和共轭雌激素的合剂(Duavee,辉瑞,纽约,纽约州),已被批准用于中到重度更年期血管舒缩相关症状的治疗,批准剂量为20毫克(巴多昔芬)/0.45毫克(共轭雌激素)/日。这是一种不含孕激素的激素替代疗法选择,可用于绝经后妇女,研究发现其可使热潮红发生率降低74%27。

中央肾上腺素能通路和阿片样通路亦可能在潮红的治疗中发挥作用。α-2肾上腺素激动剂可乐定2,6和阿片样抑制剂纳洛酮已被推荐可作为治疗更年期潮红的辅助药物。然而,更多近期关于可乐定的研究显示其对更年期热潮红的疗效微弱甚至无效19,20。一项近期的综述总结认为维生素E、月见草油、针灸和运动有可能对潮红并无益处。黑升麻的相关结论则较为矛盾,其因具有雌激素特性被谨慎用于存在乳腺癌个人或家族史的患者中25。在难治性更年期潮红的患者中,可考虑阻断星状神经节治疗28。

尽管十分少见,但男性也可发生更年期(或称为男性更年期,andropause)。男性更年期潮红可能是由于急剧降低的睾酮水平所致。原发性男性更年期很少见,可出现于老年男性。继发性男性更年期更为常见,可发生于相关手术后或接受药物治疗的男性6。可导致继发性男性更年期的手术相关病因包括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实施的睾丸切除术,以及因双侧腹股沟疝修复术导致的睾丸血管损伤6,29。抗雄激素药物,例如氟他米特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例如醋酸亮丙瑞林),亦可能导致睾酮降低,诱发相关的潮红6,30。目前,对男性更年期潮红的治疗方法包括可行情况下的雄激素替代疗法,其他治疗选择包括甲地孕酮、雌激素衍生物、加巴喷丁、文法拉辛和帕罗西汀31。尽管有多种治疗可供选择,这些疗法的循证医学证据是初步的且有限的,目前尚无任何一种疗法被FDA批准30。

潮红的局部外源性介导因素

局部运用肉桂醛—一种常见的用于食品和外用制品的香味添加剂,能够诱导潮红,亦可出现荨麻疹和针刺感。类似的皮肤血管舒张现象还可能见于局部应用含有山梨酸和烟酸甲酯的复合物,这一现象由前列腺素D2的产生介导,可通过预先运用阿司匹林—一种环氧合酶1抑制剂减轻32。此外,局部应用溴莫尼定与潮红的关系仍有争议。

药物相关潮红

多种药物已被证实与潮红现象有关,部分药物名单可见于表I。潮红严重程度可由无症状到极度不适不等,伴有中到重度的皮肤泛红。潮红引起的苦恼情绪可能导致药物治疗依从性不佳。

药物引起潮红的病因各不相同,取决于药物的种类和药理机制。例如,阿片类药物可通过释放组胺激发潮红,因此使用抗组胺药治疗阿片类药物诱发的潮红是可行的。另有药物可发挥血管扩张或胆碱能特性。药物输注亦可诱发潮红。关节内类固醇注射能够通过关节的囊状扩张效应诱导潮红。

针对烟酸(或称为尼克酸)诱发的潮红,可通过使用烟酸长效制剂或阿司匹林进行预防6,7,9,这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剂量烟酸的依从性6。

关于可引起潮红的完整药物名单,请参考Litt的药疹参考指南(《Litt’sDrugEruptionReferenceManual》)一书34。

血清素综合症

血清素综合症(Serotoninsyndrome,SS)是一种潜在的可威胁生命的疾病,由血清素过度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受体导致。SS患者可出现以下任一症状:精神状态改变、自发性过度活跃、神经肌肉激惹,但并非所有患者会出现完整三联征。其他症状和体征包括震颤、腹泻、心动过速、颤抖、出汗、瞳孔散大、眼球震颤、过度紧张、阵挛、反射亢进、高血压、高热、肠鸣音亢进、焦虑、过度警觉、强制言语、肌痉挛、唾液分泌增多、潮红、谵妄、神经肌肉僵硬和昏迷。严重患者还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横纹肌溶解、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癫痫、肾功能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SS可由药物治疗、药物过量和药物相互作用引发。血清素类药物包括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阿片类制剂。诱发因素可能还包括使用曲坦类药物、抗生素、止吐药、非处方咳嗽糖浆、草药或违法药物例如3,4-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迷幻剂)等。此病发病迅速,可能于用药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出现,目前尚无实验室检查可帮助确诊。

治疗包括停用血清素类药物、支持治疗。在部分患者中,如出现威胁生命的情况,可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5-羟色胺受体2A拮抗剂(例如赛庚啶)、镇静剂、神经肌肉麻痹剂和气管插管进行治疗35,36。

酒精相关潮红

酒精摄入可能在乙醛脱氢酶基因多态性异常的患者中导致“干性”潮红,此基因多态性多见于亚裔和蒙古种系人群,所以此种潮红亦被广泛称为“东方人潮红”。乙醛脱氢酶缺乏或以非活性形式表达可引起乙醛水平升高,导致酒精代谢减慢和皮肤潮红37,38。即便在饮入少量酒精后,这类患者亦可能发生血压降低、心率加快、头晕、眩晕、疲劳、焦虑、头痛、虚弱、恶心、呕吐等症状38-41。研究发现,预先使用抗组胺药40、阿司匹林或纳洛酮能够减轻这一患者群体中与酒精摄入有关的潮红39。

多项研究曾尝试建立酒精诱导的潮红与其他并发症之间的联系。目前,有限的队列研究提示酒精诱导的潮红与胰岛素抵抗42、高血压43和代谢综合征44,45风险增加相关。已有研究表明这类患者更易罹患肝损伤和食管癌46。同摄入酒精后无潮红现象的人群相比,酒精在易发生酒精潮红的人群中对甘油三酯具有负调控效应,且可减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调控效应45。

酒精诱发的潮红通常通过患者的酒精摄入史可作出诊断。此外,乙醇斑贴试验如产生局部红斑,提示患者可发生潜在的潮红39。然而,斑贴试验对乙醛脱氢酶基因为纯合子的患者具有局限性,需借助基因分型检测明确诊断47。

酒精可能会加重恶性肿瘤相关的潮红,例如类癌、肥大细胞增多症、淋巴网状组织恶性肿瘤和甲状腺髓样癌等诱发的潮红。这些内容将在本继续医学教育系列课程的下一篇文章中详细讨论。

食物相关潮红

关键点

亚硝酸盐、亚硫酸盐和辣椒素均可诱发潮红

食品添加剂相关潮红

亚硝酸盐可见于肉类熟食或腌肉制品中,可导致潮红和头痛6。

亚硫酸盐是一种常用于食品和药物中的防腐和抗氧化添加剂。这类添加剂可见于食品(干果和蔬菜、腌洋葱和果酱、果冻)、饮品(瓶装软饮、葡萄酒和啤酒)、化妆品(染发剂、面霜和香水)以及药物制品中。外用、食入或胃肠外暴露于此类添加剂能够在敏感个体中导致皮炎、荨麻疹、潮红、低血压、腹痛、腹泻、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狭窄或过敏反应48。症状发生常十分迅速,可在2-15分钟内出现。目前认为,此类潮红的发生机制为位于鼻部、喉部和食管的刺激性感受器介导的神经反射,导致胆碱能传出神经反应的产生。一些可抑制副交感神经冲动的药物已被证实可用于亚硫酸盐潮红反应的预防。许多亚硫酸盐敏感的个体是哮喘患者。亚硫酸盐氧化酶缺乏可见于部分亚硝酸盐敏感患者中,在这些患者中使用钴胺素(维生素B12)治疗能够防止亚硫酸盐潮红反应。对于亚硝酸盐和亚硫酸盐敏感的人群,避免食入是最佳的预防手段49。

辛辣食物含有辣椒素,其为红辣椒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在敏感个体中引发潮红1,6。辛辣味和酸味食物可通过激活三叉神经反射诱导味觉性潮红。在此类患者中,潮红可能发生于单侧1。

谷氨酸钠(monosodiumglutamate,MSG)是一种风味增强剂,广泛添加于中餐中。MSG是否能够诱导潮红存在争议。一些研究显示:MSG在许多潮红患者中并非潮红的可能诱因,而其他伴随食品(亚硝酸盐、亚硫酸盐或辣椒)、热量或酒精的共同摄入可能是在食入含MSG食物时发生潮红的真正诱因。即便真实存在,MSG反应引发的潮红也是罕见的50。

鱼中毒相关潮红

组胺性鱼中毒亦被称为鲭亚目鱼中毒、假性变态反应性鱼中毒、组胺中毒或鲯鳅鱼潮红51。不恰当的鱼冷藏方式可使微生物过度生长,进一步使组氨酸转变为可致病的组胺。尽管鲭亚目类鱼(马鲛鱼、金枪鱼、飞鱼、鲣鱼和青花鱼)是最初明确的与此病相关的鱼类,但非鲭亚目类鱼(鲑鱼、鲯鳅鱼、琥珀鱼、青枪鱼、黄尾鱼、鲱鱼、沙丁鱼、凤尾鱼和蓝鱼)亦经常引发这一疾病。需要指出的是,对鱼进行烹饪并不能预防中毒6,52。发病时症状会在食入后10-30分钟内出现,包括面部和躯干上部的潮红、头痛、出汗、口腔灼痛、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和可能出现的荨麻疹。患者常会诉所食入的鱼具有金属、刺激、辛辣或苦涩等味道。有可抑制组胺代谢药物(例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或异烟肼)服用史的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发病风险53。此病的诊断为临床性诊断,鱼摄入史是诊断的关键6,53,54。多数患者病情较轻,可迅速缓解(常于8小时内),无需治疗。严重患者对H1型和H2型抗组胺剂治疗和支持治疗反应良好6,51,53,54。

雪卡鱼中毒是另一种鱼源性疾病,发生于食入含雪卡毒素的鱼后。此种毒素为耐热毒素,由一种海藻毒性甘比尔鞭毛虫产生。烹饪无法破坏此毒素。可诱发此病的鱼类包括鲈鱼、鲷鱼、石斑鱼、琥珀鱼、猪形鱼、刺尾鱼或梭子鱼。此病症状包括潮红、瘙痒、腹痛、呕吐、腹泻、肌痛和虚弱,亦可能神经系统症状如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发病时症状会在食入含毒素鱼类后数小时内出现,通常是自限性的,但症状可持续数日至数周,残留效应可持续数年。鱼肉组织中的雪卡毒素可通过免疫学实验方法检测。目前针对尚无治愈方法,通常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如怀疑患者患有此病,应立即通知公共卫生部门6。

输液反应和超敏反应

输液反应可在输注血液制品或药物时发生,可能由免疫或非免疫机制介导。发生于血液输注后的急性溶血反应可能表现为潮红、发热、低血压、下背部疼痛、气喘或焦虑。急性输血反应于血液输注24小时内发生,可能与免疫或非免疫机制介导的溶血有关55,发生后应立即停止输血,且应对治疗机构的每一操作步骤是否存在不当进行排查。

潮红可在迅速输注一些药物如万古霉素、环丙沙星、两性霉素B、利福平和替考拉宁等时发生,由组胺释放介导56,其他症状包括皮疹和瘙痒。发生后应立即停药,同时应给予患者苯海拉明(50毫克,静脉注射或口服)治疗。当皮肤改变减轻时,可以较低速率重新进行输注药物治疗。

单克隆抗体或化疗药物输注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输液反应57,因此推荐预先使用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降低超敏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在输注期间和输注后,应当密切监控患者状态。对于轻度反应如潮红、体寒或体温低于38℃的低热,停止输注并及时评估患者状态,这是非常重要的,必要时应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抗组胺药和液体输注等支持治疗。如症状缓解,可给予患者再次输注药物治疗,但应降低输注速率,并给予足够的输注前用药进行预防,必要时可进行脱敏疗法。对于严重的反应例如荨麻疹、发热、寒颤、胸痛、血压急剧变化、血管性水肿或全身性过敏反应,应停止用药,且给予支持治疗。在出现严重反应的患者中,不可重新进行输注药物治疗58。

潮红可能伴有超敏反应,多数为I型(或过敏性)超敏反应,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过敏原包括昆虫毒素、食物过敏原(尤其是坚果、鱼、甲壳类)、药物、植物或花粉等59。

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玫瑰痤疮患者常有面部潮红(图2和图3)。毛细血管扩张、皮肤纹理改变、炎症性丘疹和脓疱等均可见于玫瑰痤疮。患者常诉灼热、针刺感、瘙痒、疼痛、干燥或肿胀60,61,激发因素包括压力、运动、热环境、辛辣食物、热饮和酒精等60,62。临床上,玫瑰痤疮分为4种亚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脓疱型、鼻赘型和眼型)60,61。关于玫瑰痤疮的诊断和治疗可参考Two等人于年发表的综述60,62。

保湿、防晒和避免诱发因素是重要的基础疗法。此外,多种药物可作为玫瑰痤疮的治疗选择。FDA已批准局部外用磺胺醋酰钠、壬二酸、甲硝唑、伊维菌素、盐酸羟甲唑啉和溴莫尼定等药物可用于治疗玫瑰痤疮61-63。溴莫尼定是一种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血管收缩活性61,62。然而,少数玫瑰痤疮患者在停用溴莫尼定时,会发生显著的血管扩张或潮红现象。

系统治疗包括四环素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异维A酸。研究发现特定的β-受体阻滞剂例如普萘洛尔和卡维地洛,能够通过收缩真皮血管降低潮红程度和玫瑰痤疮红斑。β-受体阻滞剂亦被发现能够降低焦虑情绪和心动过速,而这两种因素均可激发潮红62。

脉冲染料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已被证实可减轻玫瑰痤疮相关的潮红。对多余的皮肤血管结构的破坏和减缓血流是可能的治疗机制61,64。调Q-nmNd-YAG激光已作为一种适应症外疗法,被用于治疗玫瑰痤疮65。一项小样本研究则发现在使用长脉冲-nmNd-YAG激光后,玫瑰痤疮症状可改善66,面部潮红症状可减轻67。此外,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可能减轻玫瑰痤疮患者的潮红症状61,68,69。

系统疾病

关键点

多种系统疾病可与潮红的发生相关,这些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倾倒综合症、上腔静脉阻塞和神经系统疾病

多种系统疾病已被发现与潮红的发生有关。这些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倾倒综合症、上腔静脉(superiorvenacava,SVC)阻塞和神经系统疾病(表II)。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与面部潮红有关70-72。此病症状包括震颤、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心动过速、热耐受不良、出汗、虚弱和体重减轻(即便食欲正常甚至增大),患者的皮肤温暖、潮湿和光滑的。体格检查可发现心房颤动73、甲状腺肿、甲病变、眼部病变、胫前粘液性水肿和杵状指70-72,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促甲状腺素水平、游离T4、T3水平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此类患者应由专科医师对潜在甲状腺疾病进行彻底的治疗;但仍可暂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症状73。

倾倒综合症

倾倒综合症是一种出现于食管、胃或肥胖手术后的并发症,可导致进食后胃迅速排空,促使较大的食物颗粒进入小肠,可能进一步引发液体由血管内交换进入肠腔内,导致血管舒缩和胃肠道症状。此病患者于餐后可出现腹痛、饱腹感、腹鸣、恶心、呕吐、腹泻、潮红、心悸、心动过速、出汗、虚脱、疲劳、眩晕和晕厥等症状74-78。临床诊断可基于患者的餐后症状做出,改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有助于确诊,胃排空实验或内镜亦可帮助诊断。此病的治疗方法为饮食调整,当饮食调整不能完全缓解时,针对低血糖可给予阿卡波糖和缓释型奥曲肽。如上述治疗手段失败,患者可要求进行修复性手术治疗或连续肠内营养治疗77,78。

上腔静脉阻塞

SVC综合征源于上腔静脉血流的阻塞,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发生部位、梗阻程度和梗阻发生的速度。此病临床表现包括潮红、头颈部肿胀、上肢肿胀、颈部和胸部静脉扩张、呼吸困难、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胸痛、晕厥和头痛。多数病例由肿瘤引发,常见的相关肿瘤为肺癌和淋巴瘤79,80。少见病因包括胸骨后甲状腺肿81、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或纤维化、起搏器导线、纤维性纵膈炎和主动脉瘤79,80。

体格检查时Pamberton征阳性可提示诊断上腔静脉阻塞。Pamberton征的检查方法为患者举起双臂使双臂接触头部两侧时,阳性患者通常在1分钟内发生显著的面部潮红和水肿81,82。这一体征提示存在由SVC压迫引起的头颈部静脉血流受阻81。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可选择帮助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手段80,82。此病应针对潜在的梗阻原因进行治疗,促进血流恢复79,80。

神经系统疾病

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可与潮红的发生有关,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列表见表II。提示潮红发生源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包括单侧潮红、癫痫、头痛、疼痛和其他相关神经系统表现。进一步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可参考Freeman等人的综述83。

自主神经反射亢进

自主神经反射亢进,亦称为自主神经反射失调,通常发生于胸髓T6或T6水平以上存在脊柱损伤的四肢瘫痪和截瘫患者中83-86。此病亦可见于第四脑室区域脑干肿瘤切除术后84、创伤性脑损伤和严重的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中86。

下行交感神经通路的破坏可使源于皮肤和其他内脏的传入性交感神经冲动激发广泛的交感神经反应84-86。在此机制介导下,脊柱损害水平以下的有害刺激能够导致阵发性急性高血压、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心脏节律不齐、搏动性头痛和焦虑等症状,相应的皮肤表现包括皮肤潮红、毛发竖立和脊柱损害水平以上的出汗83-86。

源于膀胱、直肠、子宫、胃部或皮肤的躯体-内脏伤害性刺激亦能够诱导此病发作83,85,86,此种刺激包括肠道或膀胱扩张85,86、耻骨上膀胱压迫、胃溃疡84、子宫收缩85、皮肤压力性溃疡、着紧身衣、日晒伤、嵌甲、手术、体位改变、冷水浴86。

在发病间期,患者的血压基线水平和血浆儿茶酚胺水平低于常人;而在发病期,患者血压可能升高三倍,血浆儿茶酚胺水平亦可升高但仍低于常人86。此病的不良结局包括高血压危象,可导致脑部病变、脑出血85,86、视网膜出血、癫痫或死亡86。对于存在瘫痪性脊柱损伤和皮肤潮红的患者,应对其进行完整的系统检查和体检,排除任何明显的有害刺激84,85。此病患者应适当护肤,规律进行肠道和膀胱检查,并应频繁改变体位86。此外,建议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局部或全身麻醉和镇痛处置,即便患者在相关区域并无感觉85,86。

耳颞综合征

耳颞综合征,亦称为Frey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味觉刺激(如进食或饮水)引起的单侧面部潮红和耳颞神经分布区域的出汗。相关耳颞神经损害常发生于腮腺手术中或由腮腺肿瘤引起6,83,87-89,可能机制为创伤后副交感神经纤维再生错入交感神经通路,影响皮肤血管导致潮红,并影响汗腺导致出汗83,87-89,热成像和微量淀粉碘试验能够帮助诊断90。此病多数情况下无需治疗88,但必要时可应用肉毒毒素A或外用东莨菪碱或氯化铝。对于难治性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83,92,93。

在婴儿中,耳颞综合征可能是产钳助产的后遗症,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通常无出汗表现。儿童患者通常会自发缓解,无需治疗87-89,92。多数儿童患者被误诊为食物过敏、口腔变态反应综合征或过敏性接触性皮炎87,92,94。

丑角综合征和霍纳综合征

丑角综合征是一种生理性潮红,症状出现于半侧身体,由新生儿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所致95。

获得性丑角综合征是一种独立疾病,呈急性发作,表现为半侧面部潮红和出汗,可由运动、受热或情绪激发96。此病由颈交感神经损伤引发,常见于创伤、肿瘤或中风患者97。单侧潮红可发生于神经支配活动正常的一侧,而病理性非潮红侧是因其无法对交感神经刺激发生血管舒缩反应所致95,97。

“小丑征”是一种代偿性单侧潮红和出汗反应,由对侧交感去神经所致96,98。这一体征可见于霍纳综合征中,伴有同侧瞳孔缩小和上睑下垂98-。丑角综合征患者眼部交感神经分布正常96,可借此与霍纳综合征鉴别。

针对此病患者,头部、颈部和喉部影像学检查是必要的,可帮助排除恶性肿瘤和颈动脉血栓形成。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疼痛相关疾病,例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和三叉神经痛可能通过激活三叉神经和血管神经反应诱导神经血管损害,并诱导皮肤潮红6,10,-。

本项继续医学教育系列课程的第二篇文章中的表IV对常见的潮红原因与其他潜在的值得警惕的病因进行了对比。

参考文献

1.MohyiD,TabassiK,SimonJ.Differentialdiagnosisofhotflashes.Maturitas.;27:-.

2.WilkinJK.Flushingreactions:consequencesandmechanisms.AnnInternMed.;95:-.

3.BurgessTH.ThePhysiologyorMechanismofBlushing.London:JohnChurchill;.

4.DarwinC.TheExpressionoftheEmotionsinManandAnimals.London:JohnMurray;.

5.CampbellH.FlushingandMorbidBlushing:TheirPathologyandTreatment.London:H.K.Lewis;.

6.WilkinJK.Theredface:flushingdisorders.ClinDermatol.;11:-.

7.RayD,WilliamsG.Pathophysiologicalcausesandclinicalsignificanceofflushing.BrJHospMed.;50:-.

8.WilkinJK.Whyisflushinglimitedtoamostlyfacialcutaneousdistribution?JAmAcadDermatol.;19(2pt1):-.

9.MooneyE.Theflushingpatient.IntJDermatol.;24:-.

10.DrummondPD.Sweatingandvascularresponsesintheface:normalregulationanddysfunctioninmigraine,clusterheadacheandharlequinsyndrome.ClinAutonRes.;4:-.

11.WilkinJK.Oralthermal-inducedflushinginerythematotelangiectaticrosacea.JInvestDermatol.;76:15-18.

12.MetcalfeDD.Differentialdiagnosisofthepatientwithunexplainedflushing/anaphylaxis.AllergyAsthmaProc.;21:21-24.

13.WilkinJK,TarboxA.Biofeedbacktraininginthetherapyofflushing.Cutis.;31:74-75.

14.DrottC,ClaesG,Olsson-RexL,DalmanP,FahlenT,GothbergG.Successfultreatmentoffacialblushingbyendoscopictransthoracicsympathicotomy.BrJDermatol.;:-.

15.DrottC.Resultsofendoscopicthoracicsympathectomy(ETS)onhyperhidrosis,facialblushing,anginapectoris,vasculardisordersandpainsyndromesofthehandandarm.ClinAutonRes.;13(suppl1):I26-I30.

16.DrottC,ClaesG,RexL.Facialblushingtreatedbysympatheticdenervationelonglastingbenefitsinpatients.JCosmetDermatol.;1:-.

17.AdairA,GeorgeML,CamprodonR,BroadfieldJA,RennieJA.Endoscopicsympathectomyinthetreatmentoffacialblushing.AnnRCollSurgEngl.;87:-.

18.SmidfeltK,DrottC.Lateresultsofendoscopicthoracicsympathectomyforhyperhidrosisandfacialblushing.BrJSurg.;98:-.

19.GradyD.Clinicalpractice.managementofmenopausalsymptoms.NEnglJMed.;:-.

20.MorrowPK,MattairDN,HortobagyiGN.Hotflashes:areviewofpathophysiologyandtreatmentmodalities.Oncologist.;16:-.

21.CarrisN,KutnerS,Reilly-RogersS.Newpharmacologicaltherapiesforvasomotorsymptommanagement:focusonbazedoxifene/conjugatedestrogensandparoxetinemesylate.AnnPharmacother.;48:-.

22.ShamsT,FirwanaB,HabibF,etal.SSRIsforhotflashe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randomizedtrials.JGenInternMed.;29:-.

23.JoffeH,GuthrieKA,LaCroixAZ,etal.Low-doseestradiolandtheserotonin-norepinephrinereuptakeinhibitorvenlafaxineforvasomotorsymptoms:arandomizedclinicaltrial.JAMAInternMed.;:-.

24.PachmanDR,JonesJM,LoprinziCL.Managementofmenopause-associatedvasomotorsymptoms:currenttreatmentoptions,challengesandfuturedirections.IntJWomensHealth.;2:-.

25.SassariniJ,LumsdenMA.Non-hormonalmanagementofvasomotorsymptoms.Climacteric.;16(suppl1):31-36.

26.GuttusoTJr.Effectiveandclinicallymeaningfulnon-hormonalhotflashtherapies.Maturitas.;72:6-12.

27.PinkertonJV,UtianWH,ConstantineGD,OlivierS,PickarJH.Reliefofvasomotorsymptomswiththetissue-selectiveestrogen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北京中科医院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uai.com/zrzy/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