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维尔京群岛 >> 地形地貌 >> 正文 >> 正文

香港,会崛起还是衰落趣史录

来源:维尔京群岛 时间:2023/3/4
北京好看皮肤科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受社会动荡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雪上加霜的中美 更是影响到了香港的出口贸易,导致香港今年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落千丈。

20年的香港面临的是前所未来的经济下滑。在 一期的香港政府施政报告中公布了几项异常差劲的经济数据。其中最受瞩目的,要算是20年一季度本地生产总值(GDP)同比下跌8.9%,比19年第四季度的负3%更趋恶化。预计香港全年经济同比下跌超过6.1%。

这在香港有公开记录以来尤其是在回归祖国以后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济发展表现最差的一年。用水深火热来形容香港的当下,应该不算过分。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十几年前的“非典”危机。

香港年在非典疫情的冲击下,失业率飙升至8%,但随后国家为了提升香港经济,推出了大量对香港的 优惠政策。比如开放中国大陆旅客的香港个人游、比如与香港签订“更紧密经贸协议”(CEPA)等等,让香港受惠于中国大陆游客的庞大的消费能力。

年大陆访问香港的游客人数达到万人次,占全年旅客人数54.5%。这些好政策成功地使香港经济迅速反弹,全年经济取得了3.1%的增长。

此后国家对香港的自由行继续开放和加大力度,有数据显示,大陆访问香港的游客人数,19年增至万人次,占全年旅客人数的百分比也飙升至78.3%。这使得香港的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相关的酒店餐饮和零售等行业,并创造出大量的新增就业人口。

今非昔比的香港旅游业

然而,十几年之后的今天,这些行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在香港的社会动荡和新冠疫情中首先受到冲击。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所有包括从中国大陆入境的人士,进入香港后和返回大陆时必须接受14天的隔离观察。香港这一时期只有名大陆旅客入境,跌幅超过99%。这使得香港市面萧条,近26万从业人员陷入寒冬。

每年的“五一黄金周”和十月中国的国庆长假,过去一直是中国大陆旅客访港的高峰期。受去年香港连续数月爆发暴力示威浪潮的不利影响,香港政府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指出,作为香港四大支柱行业之一的旅游业,受到各种因素的打击,跨境人流几近停顿,业务近乎冰封。

在限制通关等措施的限制之下,自年以来已习惯在五一假期接待大量大陆游客的香港,今年预期之内没有接待一个大陆旅游团。

据香港入境事务处统计,5月1日至5日,全港共有名大陆游客入境,是19年99.7万余人次的0.%。这恐怕也是 个完全属于香港人的“五一黄金周”了。

而同期的大陆,虽然也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国国内旅游活动在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小长假似乎得到显著恢复。

据我国旅游部门的统计,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1.15亿人次以上,国内旅游行业实现收入.6亿元人民币;商务部称,餐饮住宿业逐步复苏,消费规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70以上。

香港对于内地的各种依赖

我们首先需要知晓一个概念:“港澳地区的特殊供给制度“,其实就是为香港和澳门地区实行的一种特别的资源和食品供给保障制度,包括鲜蔬菜、水果、肉蛋和水电天然气等等。

天然气

先说饮用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香港向广东求援饮用水支持。大陆立刻用深圳水库向香港提供水源。三年的工期只用了十一个月,每年向香港提供八亿立方米的淡水,这一下就解决了香港七成以上人的用水问题。

没错,香港用大陆的水也是需要花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淡水是一种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如果没有大陆全力支持这条生命线,孤悬海外的香港有钱也花不出去,根本就没有别的替代办法。淡水长期供应香港,可不是简单的生意二字可以形容的。

在农产品方面,香港的猪牛羊和其他家禽,全部都是大陆提供的,在生菜菌类番茄黄瓜等蔬菜方面,大陆也是最主要的提供方。

中国制造的知名度和产业链熟练度在世界上是毋庸置疑的数一数二,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对中国的工业品需求强劲,香港自然也是严重依赖大陆工业品的地区之一。

在电力和燃油方面,大陆也是香港 的供应方。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每年发电量一般超过亿度,其中70%电力供应香港,只留30%供广东省使用。尤其是中航油,完全承包了香港的供给。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再来看看香港引以为傲的四大支柱产业:金融服务,贸易物流,旅游,专业服务及商业支援,其实个人觉得还应该加上房地产。这四大产业占到了全港GDP的六成左右。是香港经济的 主力。但明眼人不难看出,哪一个都离不开内地的强大支持。

旅游业前文提到了,不再赘述。贸易物流这个产业需要大陆作为腹地这个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也不再多谈了。

中航油

年在香港联交所(SEHK)上市的两千多家公司中,内地公司占了一半。内地公司不仅促进了港股的繁荣,也为香港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作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香港外汇市场的人民币结算交易更为自由。香港外汇市场可以做到世界第四名,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首肯和支持,是无法想象的。

从交易对象与资金来源看,香港对中国大陆的经济依赖也是越来越深重。19年,中国大陆占香港外贸总额50.8%。18年,除离岸公司热门注册地英属维尔京群岛(BritishVirginIslands)外,中国大陆是香港 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占外来直接投资总额36.%。

英属维尔京群岛

香港的金融业受疫情的影响不算太大。这是得益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因为金融企业的业务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所以受疫情影响不是很大。各国政府都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因此全球的股票市场都不错。

全世界的资金多,随之而然进入香港的也就多了,这也使得他们成为香港为数不多的实现正增长的企业。这并不是他们的表现好,而是因为市场上的钱太多了,是外部因素造成的。

大陆独立支撑香港出口贸易

20年以来,大陆市场独力支撑香港出口,大幅度缓解了香港的出口贸易压力。欧美各国由于受到疫情冲击,未来香港对欧美各国的出口将维持低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而中国大陆的经济恢复良好,将会进一步支撑起香港出口的表现。

中国大陆在香港出口份额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处于 优势地位。9月份为62%,10月份为57%。因此,香港对内地出口的持续增长态势对香港外贸出口的形势起到的重要作用。

大陆逐步走出疫情限制,经济增长表现强劲,这让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尤其是香港,在贸易上对中国内地的依赖都大大超过了美国。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1年内地市场的表现更趋于乐观,香港大部分厂商也纷纷把出口转向中国大陆。

香港的未来前景不容乐观

近些年来,香港经济的发展速度肉眼可见的低缓,各种指标和竞争力排名都开始下跌。香港在经济发展上面已经开始全面落后。在没有高科技产业参与发展的情况下,仅仅依赖房地产行业和服务业,这是很难有未来的。

香港过去一年多先后经历有关条例的修订争议、示威浪潮、新冠疫情和港版《国安法》实施等重大事件。众多因素影响之下,当地经济出现大幅波动。香港经济在短期内反弹并不乐观,经济复苏前景渺茫。但香港也不是无路可走,大陆从来没有放弃过香港。

内循环参与度

在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打压中国的情况下,我国的外循环发展受到挑战。因此我国提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力求通过内循环的加速来弥补外循环的减速。

现在,大陆允许和鼓励香港也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香港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上面的优势,在做好外循环枢纽的同时,积极融入内循环,思考怎样从内循环中寻找商机进行经济加速。

内循环加速给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融入大湾区提供了一个切实的切入点。大陆这么大体量的一个市场,外资都在逐渐靠拢,香港部分人反而认为香港应该拥抱国外的市场而不应该太依赖内地市场。这是多么愚蠢的想法。

除了内地,香港还能做哪些地方的业务呢?东南亚吗?东南亚主导的国家是新加坡,没你香港什么事;至于东北亚,更没有香港的份了,日本、韩国,甚至台湾都没有那么需要香港的服务。放眼望去只有内地这个市场最适合香港。

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新契机,会崛起还是衰落?

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项目正式发布规划纲要,当时仍把香港定位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中心,同时希望香港经济从四大传统产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

这就希望香港在扮演好桥梁角色的同时,鼓励香港进入国内市场,具体来讲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而就在同年6月,香港“反送中”爆发。8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当中增加了深圳发展金融业的相关内容。

这其中的玄机不难解读。只能说一句,香港某些人,唯恐天下不乱却下得一手臭棋。大好的机会就这么白白被自己断送掉了。抗拒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是很不明智的。香港被深圳超过指日可待。回头是岸,与深圳联手发展一个港深大都市,才是有想象力的明天。

香港若不幡然醒悟,那就实在是不可救药了。依靠全国补贴来养活的那一天,也将不再是危言耸听。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uai.com/dxdm/1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