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的飞速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过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的是,从年到年,电影票房排前10名的电影,基本都是合拍片。中国每年对外输出的影片中,90%以上的票房来源于合拍片。
合拍片,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地区)的制作单位共同合作拍摄的影片。发行时通常有两个或多个语言的版本。
根据国家电影管理部门的规定,我国对于“合拍”的认定,有若干可量化的标准,如投资比例、演职员国籍构成、版权持有状况等,而且还有相对较“虚”、却也必须遵守的条款,如必须体现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等。大多数国家都有类似的合拍规定。
只有这些条件都一一达标,并报批总局下属的中国合作制片公司(俗称“合拍公司”),审批通过后,“取得资质”,一部影片才算是法律意义上,或者说经济意义上的合拍片,从而享受国产片的待遇。
中港合拍的《建军大业》
中外合拍电影开始于年,第一部合拍纪录片《四万万人民》。第一部合拍故事片是年中国和法国合拍的《风筝》。年,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成立,从此,中外合拍电影有了新的发展。
第一部合拍纪录片《四万万人民》
年至年,也就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10年间,平均每年都有39至40部。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更趋繁荣,合拍片热潮还在继续。从年开始,中外合拍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中方投资公司逐渐处于主导地位,中国演员不再仅仅是"打酱油";在合拍题材上,以魔幻、战争、爱情居多。
中美合拍的《长城》
冉冉升起的中国电影市场吸引外方
冉冉升起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是合拍片不断增多的重要原因。年,中国电影票房近亿元,增幅达到23%。年春节档总票房12.72亿元,同比增长85.9%。这样的市场自然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到年底,好莱坞几大公司全部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
这几年合拍片市场的典型例子是年的《环形使者》。影片试图获得合拍片的身份,最终未能实现,只能申请引进片名额。虽然中方参与了美术、外联、服装道具等工作,“戏也不是很多”。类似情况还包括《钢铁侠3》《敢死队2》等,都未能获得合拍片身份。
中国演员在《钢铁侠3》中的戏份被影迷称为败笔
但这一轮以好莱坞为主要合作对象的合拍片潮,充分反映了美国人突破引进片限制、进入中国市场的急切。
据不完全统计,年,除了与香港进行了合作制片外,中国内地还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英属开曼群岛、英属维京群岛、新西兰、哈萨克斯坦、法国、马来西亚、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日本、塞尔维亚和中国澳门、台湾等2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合作制片。
外方与中国合作制片可以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因为我国对合拍片有几大优惠政策:
1、票房分账比例,相较于进口分账片来讲,其享受的是国产片待遇。
这一点对于外国制片方来说格外具有吸引力,因为从票房分账比例上看,进口分账片中制片方分账比例为票房的13%,自中美两国年签署《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以来,美国制片方分成也不过只提高到了25%,相较于国产片的制片方分账比例43%相差甚远。
2、没有配额限制。
为了对国产电影予以保护,我国对于进口片引进存在着数量限制,如《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中约定分账片每年只允许进口34部。而合拍片拥有与国产片同样的地位,并无配额限制,这一优势也对制片方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3、合拍片也可以得到国家对于国产影片放映时间的保障。
4、根据《国产影片出口奖励暂行办法》,境内外联合摄制的影片出口后还可以获得按照该影片海外票房的千分之一的奖励。
不同文化在故事中越来越“合拍”
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合作制片,中国文化想在电影中与其他文化“无缝对接”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1、内地和香港的合拍片占比最大
内地和香港地区合拍片是中国目前合拍片中数量最大、票房份额最高的。按照参与程度的不同,可以把内地和香港合拍片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由内地制作的内地产合拍片,如《英雄》《十面埋伏》《天下无贼》等,一类主要是香港制作的港产合拍片,如《韩城攻略》《神话》等。
中港合拍的《十面埋伏》
内地和香港的合拍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如今两者的合拍关系从早期的劳务、场地、器材等合作,发展到以市场和资金为主的全产业链合作,北上影人成为内地电影和内地资本主要使用的对象,他们拍摄的影片也由突出香港背景逐步演变成为针对内地观众和市场而拍摄。
2、中美合拍片已经度过磨合期
中美合拍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合拍”。年上映的《功夫熊猫3》《长城》等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年耀莱影视等和STX娱乐公司合拍的《英伦对决》,国庆档上映取得了5.38亿元的票房。观众在豆瓣的打分也达7.1分。
中美合拍的《功夫熊猫》
从年立项的情况看,《防弹特工》(成龙有望主演)依旧是警匪题材,此外还有《加州游戏》《五彩缤纷》等作品立项。
3、中日合拍片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中日电影合拍方面,前几年,《次求婚》等中日合拍电影在内地市场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都不是传统意义的“大制作”。
中日合拍的《妖猫传》
年贺岁档,陈凯歌的《妖猫传》正式上映,该片由中日两国共同投资打造,改编自日本魔幻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香港导演毕国智执导的中日合拍片《在乎你》目前已经立项。贾樟柯的《江湖儿女》由中法日三国共同拍摄,该片是一部以公路片结构拍摄的犯罪爱情片,由廖凡、冯小刚、徐峥等联袂主演,目前已经开机拍摄。
4、以文化交流为主的中外合拍片
我国和一些国家合作制片,主要目的是文化交流,市场考虑则在其次,其本质是一种文化合作生产,其中以中法合拍最为突出。中法合拍的第一次电影合作始于年的《风筝》,此后合作电影如年《花轿泪》,年《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年中法德《拉贝日记》等都有不错的艺术探索。年中法电影合拍协议的签署,更给予“中法合拍片”的身份以“合法性”,两国合拍进入了蓬勃的发展期。
中法合拍的《巴尔扎克和小裁缝》
此外,中澳合拍《澳囧奇缘》、中新合拍的《借一年,去爱你》中国西班牙合拍的《守龙者》《自行车总动员》均于年内在电影局立项。
合拍片是推广中国文化的最好通道
合拍片对我们来说,可以将融合着中国文化的故事,以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给外国人。越来越多的反映中国主流价值观的电影得到境外合作者的青睐,他们看到了中国电影长远的发展空间,主动了解、思考、尊重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我们的主流价值观。
在影片制作中,我们可以聘请外国优秀导演、演员,吸收外国的投资,借鉴外国先进的制作和营销理念,然而,这一切都应围绕着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主流价值观而进行。我国要求合拍影片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国家,但是故事情节要与中国相关联,中国内地的主要演员要占到1/3。
而且我国提倡合拍从源头开始,双方共同编剧。有的外方电影创作者对中国并不了解,凭自己的想象或道听途说,或把从西方电视里看到的中国写进剧本,与中国现实严重脱节。而我们国内的创作者普遍欠缺国际眼光,很难去架构一个适合合拍的、具有国际性的,同时又能表现中国文化元素的剧本。
中法合拍的《狼图腾》
从《重返20岁》到《狼图腾》到《捉妖记》再到《从前有座灵剑山》《长城》《妖猫传》,出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中外合拍片越来越多,随着文化的越来越合拍,融合着中国故事的国际电影也会越来越多。通过合拍片,我们将得到国际化的视野,也能让世界更加了解精彩的中国。
编辑:胡睿
来源:“华谊兄弟”搜狐号、电影首发站、品途网、银幕穿越者、中国电影报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治疗费用高吗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uai.com/dxdm/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