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超灵的民间偏方”免费订阅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症范畴。中医认为由气滞、脾虚、血瘀,诸邪阻滞于胃或胃络失养所致。该病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表现病因可能除急性病外还与胃黏膜受理化因素、细菌或毒素反复刺激和直接损害有关,其中尤以青壮年男性为多。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慢性疼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泛酸饱胀、暖气纳差、大便不调,胃镜检查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变薄。本病从病理表现可分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菱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四种,第一种为多见。本病预后良好,但严重者可有癌变的可能。胃痛及炎症与肝脾密切相关,肝脾气失和常易导致胃病。治疗本病以理气和胃为主。若属虚者,应温中补虚,养阴益胃;若属实者,应以疏肝、泄热、散瘀为主。
龙胆草蒲公英治胃炎
龙胆草3克,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10-15克,乌梅、甘草各6~10克,全当归、杭白芍各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
清热解毒,敛阴生津。
幽门弯曲菌相关性胃炎。
用此方治疗31例,治疗3个月后,治愈22例(胃镜复查有改善,活检标本示幽门弯曲菌阴性,临床症状基本缓解),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6%。
潞党参白术治胃炎
潞党参、炒白术、白茯苓、甘草、制半夏、旋覆花、川楝子、徐长卿、神曲、莪术各10克,陈皮、砂仁、木香、乳香各6克,佛手、蒲公英各15克,冬瓜皮12克。
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连服3周为1个疗程
健脾化湿,清热活血。
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并症。
施某,女,45岁,农民。上腹部隐痛闷胀、嗳气时轻时重5年,经反复治疗效不显,近1周来,疼痛加重而就诊
经诊:脉涩,苔薄白,舌淡红,边有齿印及瘀点,上腹隐隐作痛,食后尤甚,并伴饱胀、嗳气,胃脘有压痛。胃镜示弥漫性胃黏膜表面呈红白相间和部分斑状改变,X线胃片示胃下缘在髂嵴间线下15厘米,B超查胆壁稍粗欠光。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并症。先后服此方21剂,诸症消除,并以枳实每日20克泡茶频服1个月以善后。1年后经胃镜及X线复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胃疼未发。
马齿苋蒲公英治胃炎
马齿苋30克,黄芩15克,蒲公英20克,藿香、川连各10克,木香、生甘草各6克。
将上药加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2~3次口服,每日1剂。
急性胃肠炎。
用本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87例,均获治愈。其中,服药2~3剂痊愈者32例;4~5剂痊愈者28例;6~7剂痊愈者20例;8-10剂痊愈者7例。
车前子治胃炎
炒车前子适量
研末装瓶,每顿饭前服4.5克。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
用上药治疗急性胃炎患者35例,其中痊愈21例,显效2例,有效2例;治疗慢性胃炎患者45例,其中痊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治疗溃疡病患者33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
竹茹芦根治胃炎
竹茹、白芍各12克,芦根30克枳壳、石斛各10克公英、麦冬各15克,薄荷、甘草各6克。
水煎毫升,早、晚分2次饭前温服。每周服5剂。
轻清凉润,理气止痛。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偏热。其特症是:胃脘轻痛,咽干口苦,舌红,苔黄,胃无大热,服清胃散太过者。
加减胃脘痛甚者,重用芍药(30~60克)、甘草,加元胡15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加儿茶10克,瓦楞子粉15克,去石斛;口渴者,加生石膏15克,渴止即去之;便干者,加全栝楼20~30克;呕吐者,加生姜10克。
用本方治疗69例,随访1年,其中痊愈43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2%。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小提示:上述偏方由偏方大全网提供,内容源于互联网和出版刊物。中药类偏方使用前请遵医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uai.com/dxdm/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