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对拉美地区加大经济外交投入。中国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外交大致分为三个层面:领导层经济外交、职能部门经济外交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经济外交。领导层经济外交发挥着宏观引领的作用,职能部门负责经济外交的微观落实和务实推进,而与国际、地区组织的交往则扩大了中拉经贸合作的空间。经济外交对稳固和拓展中拉之间的经贸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三年,中拉贸易增速放缓,不过与其他大洲相比,降幅不算太大,尤其是中国对拉美出口基本保持稳定。另一方面,中国对拉美投资和劳务合作明显升温,合作领域向纵深拓展。不过,未来中拉经贸也将面临政治、经济风险以及系列结构性问题的挑战,这将考验中国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外交。
中拉关系;经贸合作;经济外交
年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中国积极拓展外向型经济,在巩固与拉美加勒比(以下简称拉美)地区关系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也积极寻求与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更多的经贸合作机会,试图借“中国动力”和“中国机遇”为日渐显现的国内经济困境寻找出路。中拉成为紧密关联的“命运共同体”。
经济外交是外交活动的一种形式。对其内涵有两种不同理解:一是以政促经、以政辅经,政府积极通过外交活动巩固和提升双边或多边经贸合作,协调相互的利益和目标,以消除或缓解摩擦和冲突,推进经济战略或获取经济利益;另一种是指借助贸易、投资、货币、金融等各类经济资源工具,维护或拓展国家权力,实现某项外交政策目标。本文采用的是第一种含义。不过,由于政治和经济相互依赖,财富和权力可以相互转化,因而经济外交的这两个面向在某种程度上纠缠在一起,难以完全区隔。另一方面,经济外交立足于本国经济利益,却致力于寻求双边或多边的利益交集,谋求互惠性的合作,在不少情况下,尤其在双方经济实力不对等的条件下,大国还会主动采取利他性的安排,如提供无偿援助、技术援助或优惠贷款,减免关税或降低贸易壁垒等举措,以确保合作方稳定的经济收益。
从主体来看,经济外交被限定为“中央政府及其所属具体职能部门......的官方交往活动”,排除了地方政府外事活动以及社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等主体开展的民间外交活动。尽管地方外事和民间外交活动也相当活跃,但考虑到外交属于国家层面的职能,所以这里不予讨论。
一、—年中国对拉美的经济外交
拉美在中国的外交版图上属于发展中国家外交的一部分。在过去十多年,中国与这一地区的政治、经贸和社会关系飞速发展,但也面临进一步深化的困扰:拉美地区有33国,分别与之交往,政策的对等性难度大;其中有12国与台湾维持“外交”关系,政治发展存在障碍;美国将该地区视为势力范围,对中拉走近始终保持担忧和警惕。
—年,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投入加大,这在拉美地区有明显表现。中国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外交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领导层经济外交、职能部门经济外交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经济外交。领导层经济外交发挥着宏观引领的作用,职能部门负责经济外交的微观落实和务实推进,而与国际、地区组织的交往则拓展了中拉经贸合作的空间。
1.1领导层的经济外交
这里只讨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经济外交活动。—年,中国领导人5次出访拉美:国家主席于年、年、年和年,国务院总理于年分别到访这一地区。—年则是一年一次,出访频率明显加快。年5月底至6月初,习近平主席访问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年7月15—23日,习主席又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古巴四国展开了长达9天的国事访问。年5月18—26日,李克强总理出访了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四国。
拉美方面,—年三年来访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共计21人次。有些领导人频繁来华,如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NicolsMaduroMoros)在年1月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同年9月又出席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此外,在金砖国家组织、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等多边场合,中国也与拉美多国领导人频繁互动。
领导人互访从四个方面推动了中拉之间的经贸合作。其一,巩固和提升了双边的政治关系和战略合作层级。年,习主席提出打造与拉美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年,中国政府设立拉美事务特别代表一职。中国在这一地区快速构建的战略伙伴关系网络尤其值得白癜风得治疗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uai.com/dxdm/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