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福建医院心血管内科
主持人:张君钦护士长、陈欣护士长
参加人员:心内科全体护士
报告人:谢翠玲
病史汇报:姓名:刘承桔,床号C27,住院号,入院日期:-04-:00,性别:男,年龄:95岁。
主诉:气喘9小时。
现病史:缘于入院前9小时无明显诱因夜间睡中突发气喘,坐位后稍缓解,伴大汗淋漓,头晕,持续2个小时,无咳嗽、咳痰,无发热、畏冷、寒战,无头晕、头痛,无胸痛、面色苍白,无尿少、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上腹部闷胀、恶心、呕吐等不适,未就诊。
今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门诊拟“心功能不全”收住入院。
此次发病以来,精神、睡眠、饮食欠佳,小便如常,大便如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体健,高血压病史30余年,规律口服“络活喜、科素雅、纳催离”,血压波动于-/80-90mmHg。20年前因胃溃疡并发胃出血,医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顺,术后无不适。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否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史,否认精神病史、地方病史、职业病史。否认外伤、输血、中毒、手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在福建省,久居福建省,生活起居尚规律,无化学物质、放射物质、有毒物质接触史,无冶游、吸毒史,吸烟史30余年,10-20支/天,无饮酒史。
婚育史:已姻,适龄结婚,育3男1女,配偶已故,死因不详,子女体健等。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详,无家族及遗传病史。
初步诊断:1.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2.高血压病3.心房颤动4.特指手术后状态(胃大部切除术后)
患者(4月9号)由门诊轮椅入院,诉感稍事活动后气喘不适,伴无力,无发热、畏冷、寒战,无心悸、胸痛等不适。查体:T:36.3℃P:50次/分R:21次/分Bp:/64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黄群英副主任医师示:患者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出现气喘不适,治疗上暂予暂“呋塞米”利尿,“螺内酯”控制血压及改善心脏重塑、“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立普妥”降脂、“万爽力”营养心肌、“波利特”护胃等。经上述处理后,(13:10)患者诉气喘、胸闷症状较前改善。
辅助检查:
(-04-09)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3↑%,红细胞计数3.99↓10^12/L,血红蛋白含量↓g/L。血小板计数^9/L。急诊生化:钾4.75mmol/L,葡萄糖7.13↑mmol/L,尿素8.82↑mmol/L,肌酐97.2umol/L。CRP:32.19↑mg/L。凝血全套:纤维蛋白原定量4.62↑g/L。D-二聚体定量(INN)1.41↑mg/L,B型钠尿肽前体.00↑pg/ml。TNI2.↑ng/ml。PCT0.06ng/ml。(-04-10)尿常规:蛋白质0.7(1+)↑g/l,白细胞(2+)↑Leu/ul,细菌.20↑个/ul。生化:总蛋白60.4↓g/L,白蛋白33.3↓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乳酸脱氢酶↑U/L,肌酸激酶↑U/L,肌酸激酶同工酶↑U/L,总胆固醇3.0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9mmol/L,钙2.00↓mmol/L,钠.0↓mmol/。胱抑素C1.57↑mg/L,肾小球滤过率55.21↓ml/min。超敏C-反应蛋白25.2↑mg/L。
二、心电图:心房颤动,ST-T段改变。心脏彩超:左心增大,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整体LVEF值正常;左室壁非对称性增厚(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待排);右心增大,三尖瓣中度反流,中度肺动脉高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伴中度反流。(AOD3.35cm,LAD4.72cm,LVDd5.95cm,EF66.87%,E/e31.14)。胸部CT:1.肺气肿,双肺多发肺大泡形成。2.双肺散在慢性炎症,较前相仿。3.右肺上叶陈旧性病变,较前相仿。4.心影增大,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5.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较前稍增多,心包积液。6.双侧胸膜肥厚伴部分钙化。7.胸椎退行性改变,椎间盘变性。(04.09)患者不慎跌倒致前额部损伤,右膝关节疼痛,查头颅CT:1.脑白质变性,脑萎缩。右基底节区腔隙灶。右侧膝关节正侧位片:1.右膝关节退行性改变。2.右侧胫骨前部稍高密度,考虑韧带附着胫骨结节处所致?多次复查头颅CT未见出血灶。下肢动静脉彩超:符合双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声像改变。(04.21)胸部床旁数字化摄影(DR):1.右肺上叶及双肺下叶慢性炎症。2.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三、手术情况:(04月11日)造影结果:p-mLAD80%狭窄,D-80%狭窄,dRCA闭塞;成功置入一枚Firebird2支架(2.5*13mm-2.75*33mm)至RCA病变处。
四、(04月20日)胸部彩超示双侧胸腔积液,行双侧胸腔置管,并引流胸水。
住院期间治疗用药上予利伐沙班、氯吡格雷、立普妥、头孢地尼、尼可地尔、呋塞米、螺内酯、非布司他、波立特、施维舒、达喜等。
坠床经过予-04-:00患者感恶心,呃逆,未按铃呼叫护士,自行起身欲呕吐,不慎跌倒致前额部损伤,其诉无明显头部及膝关节疼痛。查体:T:36.4℃P:55次/分R:20次/分Bp:/62mmhg;右额部约1x1cm皮肤破损,可见皮下出血,轻度血肿。右膝前约0.5x0.5cm皮肤破损,四肢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畸形,未及骨擦音、骨擦感等。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右侧巴氏征阳性,双侧脑膜刺激征阴性。余神经系统查体均阴性。医师示:患者伤处无明显疼痛,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年龄较大,予急查头颅+肺部CT及右膝关节正侧位片,并请神经外科、创伤骨科、神经内科医师会诊协助诊治。检测后回报相关项目未见明显异常。因患者高龄,不慎跌倒头部外伤,虽即刻行颅脑CT未见出血灶,但考虑出血风险高,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50mg抗血小板,并停用曲美他嗪,予暂停低分子肝素。隔日患者复查头颅CT未见脑出血,仍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予改利伐沙班10mg抗凝。
-04-:13右额部摔伤处已结痂,无特殊不适。
出院日期:-04-:19
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心功能不全,心输出量减少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视物模糊有关
3.自理能力受限:与心功能不全,卧床有关
4.疼痛:与高血压脑血管痉挛,心肌缺血缺氧,坠床外伤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差,进食量少有关
6.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有关
8.体液过多:与心功能不全有关
9.有便秘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10.知识缺乏:与缺乏相应知识和治疗的复杂性、长期性有关
11.潜在的并发症:出血,血栓,猝死
护理措施:
1.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电图的波形,及时发现异常心电图并报告。密切过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心率,呼吸等的变化。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兴奋,尤其老年人,可因血压过低而影响脑部供血;某些降压药物可造成体位性低血压,应指导患者在改变体位时要动作缓慢;当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眩晕时,应立即平卧,以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部血液供应。
2.减少或排除使心脏负荷加重的原因,如多进食含纤维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给予吸氧等。
3.保持环境安静舒适,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4.准确的记录出入量,保持出入量的平衡及时遵医嘱监测电解的变化。
5.严格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的整洁,保持房间通风。
6.加强巡视,协助患者日常活动(如进餐,大小便等)。
7.做好心理护理,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做好病房环境的介绍,做好各药物的注意事项的健康宣教。严密观察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8.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和日常生活,明确活动受限的原因.做好肢体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9.告诉病人休息的重要性及告诉病人可以适当的活动.
10.观察皮肤黏膜有无淤点,淤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观察尿,粪,痰的颜色,形状.各种治疗,护理操作要轻柔,延长针眼按压时间.
11.备好止血药物,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
12.加强巡视:定时监测血压,观察面色和精神状态如神志,感觉,情绪等。
13.保持床单位的干燥,平整,按时翻身每2小时一次,必要是增加次数,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防止皮肤擦伤。检查骨突出皮肤有无压红,破损,给予气垫床预防褥疮的发生。
14.协助患者缓慢进食,摇高床头.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自行咳痰,必要时给予吸痰.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治疗,促进排痰。
老年人坠床的防范措施:
(1)全面评估病情:全面评估老年人发生坠床的危险因素。确定高危人群如有跌倒、坠床史,行动不便,年级大(特别80周岁以上),应该明确标识,重点防护,并在坠床跌倒评估表上动态评估记录。如下图一二。
(2)病房内有充足的光线。地板干净、不潮湿。危险环境有警示标识。有潜在危险的障碍物要移开。有高危跌倒/坠床患者的标识。
(3)注意有直立性低血压,服用镇静催眠及降压药的老年人,尽量不去厕所排尿,应在床边备好所需物品和便器必要时床上协助大小便。体位改变时告知患者:患者突然改变体位时,应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下床时先坐于床沿,再由照顾者扶下床。
(4)确保床的安全,首先床要稳固,如有脚轮,应处于制动状态。床的高矮要适合老年人上下床。睡觉时请将床栏拉起,离床活动时应有人陪护。
(5)动态评估老年人的潜在危险:护士应加强巡视病房。
(6)加强防范意识的教育:对患者及陪护加强跌倒坠床相关知识的宣教,告知家属加强陪护及看护,患者活动时身边必须有人陪伴,体位改变时要防跌倒,下床或如厕一定有人陪伴。避免穿大小不合适的鞋及长短不合适的裤子,鞋底应防滑。CCU无人陪伴的老年人入院及住院期间加强健康宣教,应把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位置,这是保证急救的必要护理手段。普通病房住院病人强调家属陪伴的必要和重要性。
(7)对于烦躁,意识不清,不配合的患者必要时使用合适的身体约束,以使跌倒/坠床的可能减至最小。
(8)加强预防坠床的管理:对存在高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加强预防措施的督导。对已发生坠床的老年人,执行上报制度。
图一:
图二:
简述老年人坠床防范主要措施?
谢翠玲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uai.com/gjxz/3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