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晨雅图/StudioLibskind
里伯斯金设计的年世博会万科馆
因柏林犹太博物馆而被人所熟知的建筑师是位大器晚成的建筑师。他现在是国际上最活跃的设计实践者之一,穿梭于建筑、家具和装置等多个设计领域之间。
柏林犹太博物馆
他常常摆脱固有形式和观念的束缚,善于运用几何形和空间光线对情境或意义进行表达。他独特的设计视角引人注目,作品也因此常被人看作是艺术品。
里伯斯金最新设计的Lipkalnis滑雪中心位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市的市中心、商业区和机场中间,因能俯瞰城市全貌而得名“维尔纽斯灯塔”。
“灯塔”位于维尔纽斯市的最高点。东北角是一座能容纳餐厅和信息中心的三层建筑。顶端的露台可以欣赏令人惊叹的城市全貌。露台一侧是一望无垠的白色雪场。
“灯塔”的建造不仅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和旅游的场所,更助力维尔纽斯成为波罗的海地区的中心城市。为此,滑雪中心的休闲体验和包容性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灵感源于立陶宛的自然景观,同时通过对几何图形的关系进行研究,里伯斯金营造出了独特的空间体验。
建筑师借助几何形态进行场域关系的研究,形成了空间雏形,并逐步呈现出建筑的最终形态。主导设计的出发点并非形式,而是游客的体验。
“灯塔”位于自然景观地带的上方。随着地势抬升,入口处的售票中心屋顶延伸出来并形成螺旋上升的廊桥,廊桥连接着远处的三层建筑,最终以锋利的姿态冲入自然景观。
廊桥的走势呈半包围状,外侧是极速运动的滑雪场道,游客沿雪坡飞驰而下。在内侧的包围中有一片极其开阔的圆形广场,这里是开放的舞台和体育中心。下沉的广场把游客包裹其中,又通过廊桥底部向外延展,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这里。
圆形广场可以通过廊桥底部与外部空间联通,各个方向均可进入。下沉区域则是一处私密、安静的休闲之所。
两种原本看似对立的空间形态最终彼此借力成为整体。动态的螺旋建筑群环抱圆形广场,形成了一圈“保护”。它们彼此之间由对抗到相互渗透,再到最终的融合,形成内与外、包围与被包围的和谐关系。
彼此分离又相互连通,既保持了开放性,又让处于内外两侧的游客都能享受到独特的休闲体验。这是设计的初衷。正如里伯斯金所说:“建筑的实现手段不是最重要的,本质的概念才是关键。”
转发请注明出处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uai.com/zrzy/2438.html